第(1/3)页 八宝肉的事儿倒是不急, 在品尝完这道菜后,二雄几人去收拾桌子,而秦惠等人则和孙宝宝一块去处理新鲜的莲藕。 小月亮一见盘子中还剩下一部分, 便深深呼出一口气, 那表情又是轻松又是庆幸。 “你这又是和谁学的?”孙宝宝看到不由得哈哈大笑,小小年纪做出大人的表情, 又好笑又奇怪。 这小屁孩,可爱学大人! 白日里孙宝宝在厨房做菜, 她也带着妞妞在内院的花坛中过家家, 不……是做菜。 也不晓得从哪里捡了一堆瓦片,再加上各种砖块石头,搭出灶台和锅,还拔野草当菜,做的有滋有味的,把所有人都笑个不行。 秦惠就捏捏她脸,无奈道:“这么护食也不知道跟谁学的,炒了一斤的肉你那小肚皮还能吃掉不成?” 她心中猜想,这还是在她爸妈那里生活了几个月后留下的毛病。家里人都觉得她遭大罪了, 所以在吃这一方面对她很是放纵。 不过随着小月亮岁数越来越大,秦惠觉得还是要掰一掰她这性子。 两大筐的莲藕这会儿全在厨房内的小院中, 孙宝宝先拉出一根水管,用水冲一冲莲藕,把泥土稍微冲洗干净。 紧接着再把一个一个莲藕放到水池中仔细清洗, 然后开始削皮。 也不是所有的莲藕都适合做糯米莲藕,必须要孔多且圆的莲藕,这样的莲藕在塞糯米时会更加容易一些。 糯米莲藕的制作不难,难就难在把糯米塞到莲藕的这一步骤上。这步比较磨人, 又比较费时间。耐性不好的人,压根就做不了这道菜。 孙宝宝带着阿惠姐她们把两大筐的莲藕都处理完毕,全部切成白白嫩嫩的藕段后,开始塞糯米。 糯米需得事先泡发。孙宝宝已泡下去几个小时,这会儿用指甲轻轻把糯米一按,就能将糯米按成两段。 她把一大盆糯米抱到小院的桌子上,午后的阳光照射不到小院内。却能给小院内带来些许阳光的温暖,秋风轻吹,树叶作响,视野开阔,这种环境也能减弱一些塞糯米时产生的烦躁。 孙宝宝手速是最快的,只见她一手拿勺,一手握着莲藕。勺子上的糯米一倒,另一只手便和勺子配合,把糯米塞到孔洞中。 莲藕的头尾已经切开,糯米有没有塞满整个孔洞,这很容易看得到。制作糯米莲藕,一定要把孔洞给塞满,这样做出来的糯米莲藕才会好吃。 秦惠做了几个后,欣喜夸赞道:“江太爷家的莲藕还不错,这几根都有七个孔。瞧着又大又圆。” 众人也跟着点点头。 等做好一盆,莲藕好似换了一个品种似的,孔洞变得少且细小。 孙宝宝明显感觉到秦惠的火气正在一步一步上涨。 最终憋了一会儿,还是没憋住:“江太爷家的莲藕不太行啊,这质量怎么参差不一的。” 众人还是跟着点点头。 她们大概从下午两点半开始制作,后来二雄他们也跟着来帮忙,即便是这样,也一直忙碌差不多四点才停下。 这个步骤完成后,接下来便十分简单了。 莲藕切开的两端不要扔。在灌完糯米,又将两头合上,再用竹签扎紧。 紧接着锅中倒入清水,然后把莲藕放入锅中,清水需得没过莲藕。 再放入红枣和红糖,盖上锅盖,把糯米莲藕煮熟炖烂。等煮好后,再把糯米莲藕连汤带料全部舀到一个大桶中浸泡。当客人点这道菜时,就可拿出一节莲藕,切成片状,往糯米莲藕中浇上红糖汁和桂花蜜便好。 进入深秋,天色一天比一天黑的更早。 夕阳铺满天空,整个天空好似火红的鱼鳞一般。这种景色,让许多人为之惊叹,纷纷拿起手机对天拍照。 门口环境有些嘈杂,平大姐一家这会儿正坐在游廊中等待。 平大姐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头上黑发与白发参半,皱纹更是繁杂,只是她整个人的神态十分慈和,很容易让人有好感。 江慈叫她平大姐,可其他人却一般叫她平奶奶。 平大姐小时候被父母丢弃,而后被福利院收养。院长姓安,给她取名安平。人们原先称呼她为安大姐,可她觉得这样不好,因为当年其她人也有这么叫院长的。所以渐渐地,人们就称呼她为平大姐。 “奶奶,啥时候能进门啊?”一旁平大姐的孙女莹莹明显坐不住了,在座位上扭麻花似的扭着身子皱眉问道。 平大姐抬手看眼手表,摸摸她的头,笑笑:“没多久了,再等等,再等十分钟就好。” 莹莹立刻安静下来,又缠着一旁的妈妈,想玩她的手机。 平大姐生了两个儿子,均已娶妻生子。而莹莹,则是她大儿子的女儿。 今天是莹莹生日,平大姐素来十分喜欢她孙女,知晓莹莹一直想来孙家饭店吃饭后,便在今日请她来吃一顿。 若想在孙家饭店吃顿好的,那么消费肯定低不了。 两个儿子家并不十分富裕。每个月有房贷,车贷,还有儿女各种课外班的费用。所以在孙家饭店内吃顿好饭,这算是比较奢侈的事情。 更别提她们每天都忙得很,哪能从市区驱车大半个小时到望天村中吃一顿饭呢? 平大姐的大儿媳很早就想来孙家饭店吃一饭,可惜要攒钱给女儿买钢琴,于是便一直忍着,想着等到女儿生日这天,再带她来吃一顿。 没想到,婆婆的想法也跟她想到了一起。 平大姐的大儿媳此刻正跟闺蜜聊着天呢,挥开闺女要拿手机的手,颇有些不可思议的发消息给闺蜜: “我婆婆可终于大方一次了,竟然会请我们一家人来孙家饭店,还包括我弟妹她们一家。” “那你这次就多点些菜呗。你婆婆肯定不缺钱。” “怎么可能不缺钱?我现在就最怕她手上没什么钱。若是发生什么意外,我们负担肯定会更重一些。” 平大姐的大儿媳对自家公婆这种每个月把大部分工资都捐了的做法,有些难理解。 婆婆很少给自己的孙子孙女买什么东西,更很少给自己买什么东西。 她怎么都想象不到婆婆为什么睡衣穿十年了都还不更换,毛巾更是用到掉毛了才扔。 就连家中肥皂……每次用完后剩下的一小块肥皂都积累起来,在积累到数量足够多时,又揉成一个小圆球接着用,一丝一毫都不肯浪费。 不过人家捐款用的是自己钱,过的是自己的生活,她也没什么话讲。 最起码这样自家名声十分的好。邻居和同事都知道她有一对很会做慈善的公婆。 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手上没钱,就不会被卖保健品的坑,被诈骗的骗。 平大姐的大儿媳一想到隔壁邻居老人不听儿女劝阻,死活要把所有的钱都去拿买了一堆没用的保健品后,就再也不觉得自己婆婆每个月把工资都捐掉有什么问题了。 如今就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吧。 她一边和闺蜜聊着天,一边盯着手机。孙家饭店四点半开门的,她这会儿鼻子好似已经闻到了一股香味。 香味缠绕鼻尖,勾得人食欲渐开。 原本还不怎么饿的,可一闻到饭菜的味道,肚子就忍不住呱呱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