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让蹋顿洗好脖子!-《暮汉昭唐》


    第(2/3)页

    “不知君侯要多少年幼壮儿?”呼衍贺小心翼翼问道。

    张虞伸出三根手指在呼衍贺面前晃悠。

    “三十人?”

    “三百人!”张虞说道:“九岁至十二岁之间壮儿,幼弱儿童不收,我只选壮儿!”

    “若父母不愿呢?”

    “我只要壮儿!”张虞强调道。

    身体素质是种天赋,不是说人人都是身体健壮之人。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农业、游牧社会中,身体健壮的儿郎非常吃香。张虞将健壮的男丁挑走,实际也是削弱胡部的手段之一。而健壮孩童稍经训练,待长大之后便会成为武力矫健之士。

    呼衍贺沉默半响,说道:“三百壮儿凭某无力负担,君侯需依照各部帐数多少,让各部首领受领名额。”

    “善!”

    张虞笑眯眯说道:“我意如此,仅是拣选壮儿时,需翁父遣人协助。”

    因游牧民族的特殊性,历代中原王朝控制胡部的手段更多是通过管理首领,继而征调胡部兵马,类似周朝的封建制。而所谓的耶尼切里(苏丹亲兵)制度,本质是以外族人才的遴选,仅是从少年孩童入手,将其从小异化成山竹人。

    而张虞打算先挑选三百胡儿培养,如果第一期成功,张虞下次会招收更多胡儿培养,并形成周期性制度,如每五年拣选壮儿,并依照人口比例挑选。甚至不仅可以用到北疆胡部,还可以使用在南蛮、高句丽、羌人上。

    与便宜丈人呼衍贺聊完,张虞在三日之后,便召开胡部大会。

    时隔多年,张虞重启平城大会。相比上次平城大会,此番平城大会多了代郡乌桓首领,上谷乌桓遣使献礼参加。但因二部乌桓初附之故,张虞批准二部乌桓放宽执行赋税标准。

    张虞作为公认的统治者,先是听取各胡部首领的反馈,调解胡部首领之间的矛盾,细化相关汉胡之间的法规,并为各部微调草场。各部胡人首领则是宣示效忠张虞,并承诺履行赋税义务。而在‘血税’上,各部首领虽有异议,但依旧是同意执行。

    平城大会后不久,出乎张虞的意料,蹋顿遣使者千里迢迢前来拜见张虞。

    “仆拜见君侯!”

    使者奉上礼单,神情谈不上恭敬,说道:“我主得闻君侯威名,早有交好之意,今特命我拜见君侯。”

    张虞瞧了眼礼单上的内容,见蹋顿仅献骏马五十匹,鹿皮百张、羊皮两百张,其所献之礼谈不上丰厚,心中由是不喜,淡淡说道:“不知蹋顿命你前来所为何事?”

    使者说道:“自君侯离幽之后,公孙瓒率兵攻伐幽州,我主愿出兵助幽。”

    “幽州牧为刘和,寻刘幽州便可,今何须问我意见?”张虞问道。

    使者尴尬而笑,说道:“刘幽州不能答应,遂让我前来拜见君侯。”

    “是何出兵条件,竟让刘幽州不能答应?”张虞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