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杂事-《暮汉昭唐》


    第(2/3)页

    “诺!”

    说着,见诸葛亮在奏疏中举荐蒋琬,张虞沉吟了下,说道:“让今武陵郡守何夔转任庐陵郡守,特征零陵人蒋琬出任武陵郡守。”

    “蒋琬?”

    钟繇犹豫了下,说道:“蒋琬其人,臣略有耳闻。旧为刘备帐下效力,因不愤李严投曹,遂称病归乡,不复为曹操效力。而何夔重德崇刑,历任郡县为官,于朝中颇有贤名。”

    “武陵为荆州大郡,庐陵为豫章所析小郡。陛下不如让蒋琬出任庐陵郡守,命何夔治武陵。”

    何夔,字叔龙,为陈郡阳夏人,其家族为郡中名门,与袁氏有旧。故先时何夔被袁术胁迫效力,后续趁张虞南征之际,第一时间投效至张虞麾下。初任颍阳县令三年,后升迁为山阳太守。

    因在山阳任职期间,积极恢复生产,招揽流民归乡,劝降据山为寇者,故何夔在任以来颇有贤名。今荆州诸郡缺人,钟繇便选何夔出任武陵太守。

    张虞神情不变,说道:“武陵虽大,但析半壁为五溪郡;庐陵虽小,但有郡数万户。蒋琬为荆南人,旧为刘备效力,为政一方,政通人和,今任武陵郡守适宜。而庐陵郡初降,郡中山越丛生,常有作乱之兵,朕以为非何夔不能胜任!”

    让蒋琬出任武陵郡守,让原郡守何夔转任庐陵郡,除了张虞明面上的理由,更重要在于何夔在南下赴任之前,进京拜谒时触犯了张虞的政治禁忌。

    何夔面见张虞时,对以科考选拔人材的选官制度提出异议。

    何夔认为依据功勋而封赏,百姓从兵就会争相建功。而若用德行选官,那么众人就愿崇尚德行。因此,今选拔人才与其考试,不如先考察品德,以激励百姓崇尚德行,更是对德行出众者的奖赏。

    让负责举荐的官吏承担授职责任,如此上能观察举荐者节操,下能避免劳民伤财。而若按这般行事,以德选拔人才的国家,其道德感自然会高于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国家,继而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何夔老一套举孝廉的说辞,让张虞大为不满。用道德选官,可以说是早期执政者的美好理想,然人一旦与利益挂钩,各种丑陋嘴脸皆会显露。

    而真实的历史恰好证明了,何夔之言完全与实际违背,他的儿子何曾在西晋出任高官,其生活奢靡,食日万钱。后代中的何劭、何遵相比何曾享受的奢靡生活,当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按何夔之言,用道德选官,西晋怎会让一批奢靡无度的子嗣当官。其结果无疑证明了,用道德选拔人才,最终只能得到一群败坏道德之辈。而用考试选官,至少能有一批有脑子的官吏。

    何夔策对虽让张虞不满,但考虑到何夔治郡有方,张虞倒未与何夔计较。毕竟何夔若是理想主义,让他一辈子在地方任职便挺合适。

    而庐陵郡位于豫章以南,建安郡以北,属于是半夷化之地。与其让何夔在武陵任职,不如让他到庐陵出任太守,让更合适的蒋琬出任武陵太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