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这才想起,现在治疗血痹中风后的手段可还没有那么多。 特别是黄芪虫藤饮这种见效快的,市面上更是少见。 孟济民说困扰很久大概率还真是没夸大。 也就是说现在,经过孟济民测试后,药方第一次在京城的中医院得到疗效验证,怪不得听孟济民的声音那么激动。 这时候孟济民压低了几分声音,在电话说道: “其实本来病人家属想过来同仁堂药店的,但是身份有些敏感,不太适合到那边去。” 说完他停顿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的问道: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方言一怔,他也不笨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这个病人的身份或许是病人家属身份有些不一般。 不过他们为什么没在协和? 难道是更加信任中医的老领导? 方言快速思考了一番后,知道自己这人肯定要见的。 他对着电话那头回应道: “哦……那,待会儿我就过来。” 听到方言答应下来,孟济民那边很快的同意: “行,我在医院门口等你。” 方言这时候问了一句: “对了,朱老到了没?” 孟济民说道: “没呢,今晚凌晨才到。” 方言恍然说道: “哦,行,我去给店里交待一声就过来。” 接着挂上电话,对着匆匆赶回来还在大喘气的街道办主任说了声感谢,方言回到同仁堂门店,给店长乐苗告了个假,告诉她自己要去孟济民那边医院一趟。 乐苗看了眼现在也没病人,于是就答应下来。 因为这会儿不好等公交车,她还给自己的自行车借给了方言。 一台凤凰自行车,红艳艳的,车身上用毛线织了个保护套,看起来相当宝贝。 方言看了那个造型,顿时就不想骑了。 这骑出去对他来说不仅太社死了,而且和他气质明显不符,容易被拦住。 还好孔瑶还有一辆不怎么爱护的,看起来就很糙。 方言拒绝了乐苗的好意,转头借了孔瑶的自行车出门。 骑着车朝着首都中医大学东直门医院而去。 京城算是一个自行车拥有量很高的城市,别看自行车是限量供应的,但是架不住解放前的时候自行车就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