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煎混匀,在丑时初刻,也就是凌晨1点服用。 方言拿着单子对着他们患者叮嘱道: “就按照上面的要求捡好药,然后熬两次,头煎和二煎的混合在一起,凌晨一点的时候准时服用。” 老太太的儿子问道: “必须要凌晨一点吗?” 方言点点头: “没错,老太太这个时间太久了,所以最好是凌晨一点服药才能事半功倍。” 男子拿着方言开好的药方,嘟囔道: “可那会儿家里人都睡了啊……” 大冷天的,凌晨一点大部分人都已经睡了,这个时候让人起来热药再给老太太喂药,确实是麻烦了点。 方言对着他说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只能这样才能早点好。” 自己医嘱说到位,至于病人听不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久病床前无孝子。 刚开始的时候这么细心照顾还挺容易,等到时间一长,家里人就会有意见的。 方言说完后,冯主任就说道: “你都来找方大夫了,人家让你按时服药你又嫌麻烦,那你干嘛还来啊?” “而且你妈自己都说了年轻的时候舍不得看病花钱,才从三十岁挺到这个岁数的,她是为了谁?” 冯主任在方言面前那一直以来都是很好说话的,但是今天面对其他人,她可就没有那么好商量了。 她怎么说一个街道办主任,那也算是一个干部了。 一生气自然就给来人吓了一跳。 吓得男人赶忙解释: “不是不是,我是害怕我妈晚上起来不来,而且她晚上睡眠本来就差,叫起来后很难再睡着。” 冯主任才不信这话呢。 就在这时候,方言对着患者儿子说道: “老太太睡眠差的情况和这个也有关系,等到治好了她自然就睡得好了,你按照医嘱来就好的快一些,不按照医嘱来就好的慢一些,自己看着办吧。” 方言也懒得说那么多了,这种事情他都要盯着的话,那他这个中医也当得太难了。 这又不是自己的老妈。 患者的儿子点点头: “好好好,我记下来了,一定按照医嘱来做。” 说完他留下了自己带来的白酒和糕点,带着自己老娘去最近的协和按照方子去拿药去了。 等到人走了之后,冯主任叫了两个街道办的小年轻,帮忙提上了这些东西,然后送到了方言家里。 并告诉方言,以后只要有病人来看病,都可以叫到街道办去。 方言对着热情的冯主任道了谢,接受了她的好意。 等到冯主任走后,方言才发现今天这就看了三个病人,收获要是换算成钱,可比在同仁堂里要多得多。 只不过这三个人都是比较难的疑难杂症,也是其他地方没有看好才找过来的,这些礼物也代表着,他们认为这事儿在他们心里的重量,也是对方言医术的信任。 送的这些东西也都是能吃的,倒是很符合现在这个年代的送礼价值观,就是这送来的鸡,方言考虑到底是杀了,还是留着。 最后方言决定留着,反正家里也不缺肉吃,这公鸡早上时候打个鸣,就当是家里的闹钟了。 而这时候另外一边的协和中药房,连续收到了三个方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