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吃完饭过后,方言就在书房里将之前自己重新处理后,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刺鼻气味的熊皮打包装好。 媳妇儿朱霖还在一旁帮他准备了一些糖果零食酒类的东西,这些都是送礼常用的,另外还把之前罗老太太给方言的教材也带上。 学生过来上课,带着课本才对嘛,虽然方言已经全部记住了,但是记住是一回事,态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女王大人如是说。 方言感觉还是女人懂女人,于是听从了媳妇儿的建议,将老太太给的内部教材拿着了。 另外考虑到方言第一次过去人生地不熟,女王大人还给他两个荷包里塞了奶糖,到时候问路的时候好用上。 要不说还是自己媳妇儿想的周到了。 骑着摩托车先去协和加了个油,然后方言就朝着京城朝阳区三间房地区而去了,从外交部街出发到三间房地区,大概有15公里的样子,在路况良好交通顺畅的情况下以较快速度骑行,大概需要30分钟能够到达。但路况不好的情况下,比如下雨下雪,地面泥泞,大概就需要45分钟甚至更久了。 罗老太太在1948年前夕,与丈夫安排在野战医院252总后二分院,担任骨科大夫,随后与部队一起进驻华北通州北刘庄,引各庄一带,1950年后,夫妇两人随部队调往BJ进驻BJ东郊双桥迟家窑,从此在双桥建立的252医院行医。 因为老太太医术高超名扬京都被患者誉为双桥老太太。 随后双桥老太太骨科圣手的名头开始在京城里打响。 方言骑车大概用了40分钟的样子,才来到了BJ朝阳区三间房地区。 因为从来没有到这里来过,所以方言一路向人打听,又骑了十几分钟。才来到医院外边。 这第一次过来,就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骑车到了车棚,将摩托车放好,然后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就往医院而去。 刚进入门诊大楼,方言就看到好些一瘸一拐的,要么拄着拐杖,要么被人搀扶着,还有人就是坐在轮椅上。 看到方言一个年轻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健步如飞,一个个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这里是骨伤医院,当然最常见的就是治疗骨伤,方言来到大厅里拉住了个护士,询问罗太太在什么地方。 护士本来就挺忙的,被方言拉住后顿时有些不爽,不过转头看到方言那张帅脸,当即不知怎地气就全消了,上下打量了一下方言后说道: “你是过来送礼的吧?” 方言想不想点点头说道: “算是!” 结果护士就摇了摇头,对着他说道: “一看你就是不懂行的,别说我不提醒你啊,我们罗院长可不吃这套,想要找他看病,就老老实实的排队拿号,别走这些后门,要不然会给老太太赶走的。” “我不是找老太太看病的。”方言一脸无辜。 护士说: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找罗院长看病的,你是帮其他人走后门的嘛……” 方言被整无语了,他再次解释道: “我是老太太的学生,这次专门过来跟着她学习的。” 护士想了想,然后问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