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杜冷丁也叫哌替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和管理要求。 临床中经常被用来镇痛麻醉。 一般建议是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 但是当方言看到高老爷子拿出一针杜冷丁的时候,整个人都麻了。 他对着老爷子问道: “医院医生他们就直接开给你了?” 虽然知道军区医院的规矩不太一样,但是这直接就给患者,是不是也太狂野了? 老爷子很理所当然的说道: “对啊,以前战场上都是自己注射,我有经验的。” 说完他像是要展示一下熟练的注射手段似的,就要撕开包装给方言演示一下。 方言赶忙制止道: “我说的不是这个。” 老爷子反应过来,说道: “哦,我知道这东西会上瘾,我要不是疼的实在忍不住了,也不会打它。” “……”方言无语了。 好吧,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能顺便拿到杜冷丁也是他的本事。 方言就开始想怎么弄这个胆囊结石。 检查出来的结果和X射线胆囊造影已经很清楚情况了,现在就需要方言想办法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好他。 中医没有“胆结石”的直接对应病名,一般将其归属于“胁痛”“黄疸”“胆胀”“结胸”等范畴。 高老爷子这情况就是一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可以关联肋痛。 胆结石患者常因结石刺激胆囊或胆管,导致胆囊痉挛、胆管梗阻等,引起胁肋部疼痛,疼痛可为胀痛、刺痛、隐痛等不同性质,与中医“胁痛”症状相符。 早在《黄帝内经》里,就已经有明确记载,胁痛这个病症,发病原因在于肝胆出现问题。 其病因无外乎以下几种:一是情志不顺畅,长期处于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 二是饮食不节制或不合理,比如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或者暴饮暴食。 三是体内有痰邪积聚、血液淤滞。 四是身体因过度劳累、久病等导致虚损。 现在这个年代其实这个病还不算多。 上辈子方言有个同学就是肝胆科的,在那个内卷时代那才是真的多。 上面那些原因会致使人体出现气郁、血瘀、湿热、阴虚等诸多变化。 胆结石这种疾病就属于胁痛所涵盖的范畴,而且它不是由某一个单一因素引起的,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症状也大多很复杂。 高老爷子眼前的情况方言判断是,年龄大了,内脏调理功能不如年轻时候,现在痰邪聚集,因为从去年夏天的时候就生病,心情也就没有多好,所以一直都情志不畅。 所以方言给老爷子开了一副处方: 软柴胡15克,青半夏10克,醋青皮10克,瓜蒌仁15克,虎杖根15克,广木香5克,枳壳10克生,大黄10克,元明粉5克,海金沙20克,金钱草20克,酒白芍15克。 老爷子这个情况,方言没有使用经方,而是针对他的情况,对症下药,主要是老年人身体也遭不住折腾了,加上他还打了杜冷丁,所以方言必须要尽快的把他给治好。 他的开药思路其实也是参照了《大柴胡汤》。 古代的医生治疗肝胆方面的疾病,喜欢使用柴胡和青皮这两味药。 柴胡和青皮都归入人体的肝胆经,在驱散病邪、梳理气机方面,确实是非常好的药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