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一看那些药的解释,分别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阿米替林。 短期控制急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的地西泮。 用于激越、解离症状或伴随精神病性症患者的氟哌啶。 但是他们这些都没对标太准确,小姑娘这属于是创伤后应激障碍,也就是西医里所谓的PTSD加上惊恐障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PTSD诊断标准于1980年才纳入DSM-III(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在这之前,孩子大概率会被误诊为其他病症。 另外,这里面药,阿米替林对PTSD核心症状(如闪回)效果有限。 地西泮虽然可以快速控制患者,但是易导致依赖,上面备注了疗程不能超过2周,很显然他们应该没管这个,或者说没办法不用。 所以孩子才会这样越来越严重。 最后的抗精神病药氟哌啶,确实沾点边,但是易引发嗜睡、认知功能下降。 目前孩子的症状有大部分,其实是他们两口子没有按照规定喂这些药导致。 不过方言也可以理解,他们也是没办法了,所以才会这么做。 像他们这种家庭,没可能看不懂说明书。 梁太太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这些药是我们自己根据之前美国医生开的那些药,后续采购的,全是进口美国生产的药,见效速度很快。” “快是快,但是你看孩子都治成什么样子了,不能再吃了,到了我这里,这些西药就停了。” “不然药性打架,到时候治不好不说,还会出现其他副作用。”方言将药还给了梁先生,并对着他说道。 梁先生闻言,点点头一点犹豫都没有。 他们回来可不就是为了摆脱使用这些药嘛。 他说道: “正好,我也不想用这些药了,把我闺女都快吃傻了。” 说完直接拿着药,就丢进了办公室专门扔医疗废物的垃圾桶里。 刚才他已经看到方言几针下去,自己家闺女一下就“醒了”过来。 这种情况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方言说不用,那就不用。 他就信奉一条,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人去做。 看现在这会儿,孩子已经在自己老婆身边缓过神来了。 还回头看了一眼他。 梁先生见状,立马凑上去对着孩子问道: “小娇,这会儿感觉怎么样?” “还认识爸爸吗?” “……”孩子看了看他,没有说话,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虽然紧紧抱着母亲不撒手,但是已经恢复不少了。 饶是如此,梁先生还是特别高兴,这次的情况比之前好多了。 没有进发到浑身僵硬抽搐的阶段,自我意识这会儿还是有的,现在还一直处于清醒状态下。 只是头上还插着针而已。 方言这时候来到小姑娘身边,对着她试探着喊了一声: “小娇。” 小姑娘听到声音,看了方言一眼。 并没有表现出害怕。 方言见状试探着将手放到了她手腕上,轻轻捏住寸关尺。 孩子没有反应,像是忽略了方言对她身体的触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