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看到这几个人的状态,就知道他们应该平时是有联系的。 要不然不可能这么说话。 随后几个人都分别和方言打过招呼,然后就算是认识了。 他们身后的三个年轻人一直全程默默观看,没有说什么,就像是完全是过来学习观摩的一样。 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等他们这边介绍完了,另外一边王鹏飞才对着方言说道: “前几天我们已经放出消息了,今天一大早就有在这里排队了,看来你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以前的时候中午也没几个人过来。” 方言笑了笑,对着他问道: “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王鹏飞老爷子说道: “招呼也打过了,他们就是带着后辈儿过来看热闹的,你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始。” “行。”方言点点头。 他看了一眼手表,这会儿刚好9点,差不多也是正式开始的时候了。 接着方言来到了诊台前,对着排队的患者说道: “那第一个上来吧。” 听到方言的话,第1个患者家属连忙就抱着孩子上来了,这是一对年轻夫妻。 他们抱着的是个大概两三岁的小男孩。 “方大夫,我们是刚从那边医院过来的,听说您要在这里看诊治病,于是就过来了。”患者家属指着斜对面不远的儿童医院说道。 这话一出,给一旁的王鹏飞整尴尬了。 对面医院那不是自己儿子在的医院嘛。 意思是自己儿子没治好的病,人家听到方言要来治病,于是就把孩子抱出来了。 方言听到后也是哭笑不得,这找人家王老爷子帮忙,第一个患者居然就是他儿子手下流出来的。 不过患者可不管你这些,他们就认能治好病的医生。 这时候患者家长已经对着方言说起了病情: “家孩子在七八天前他用手挖鼻孔,导致鼻孔出血,当时我们在家里给他把血止住了,但是没想到后面孩子就在第2天开始抽搐,我们带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破伤风,当时打了破伤风抗毒血清,第三天又做了一次腰眼普鲁卡因以强迪松的封闭,后面依旧还是没治好,这几天在医院里喝中药,效果不明显。” “每天都会不定时出现抽搐,发作时嘴巴里面和嘴唇变成青紫色,呼吸困难,像这会儿没有发作的时候,神志还是清醒的,但就是有些反应迟钝,并且整张脸发紧,嘴巴张不开,脖子梆硬,还有他自从那次流鼻血后就开始出现口臭,大便也是好几天才排得出一次。” 方言点点头: “嗯,好!我先检查一下。” 方言来到患儿身边,捏住他的寸关尺,发现脉形弦劲欠和,并且手掌上指纹出现紫暗。 舌苔因为嘴巴打不开,所以看不到。 方言也不好直接环他下巴,只好从其他地方推导。 这也倒是符合儿科被称之为哑科的典型案例。 方言为了让周围人看懂他的分析,于是拿出纸笔开始写了起来。 其他老头子见到他在开始写医案,于是一个个都来到他身后。 就连身边跟着的年轻人也不例外,纷纷凑了过来。 只见方言的字和大部分中医那种潦草的字迹不一样,像是故意秀书法似的,写的相当好,并且速度也不慢。 只见他写到: 患儿当前症状: 不定时抽搐,发作时口唇青紫、呼吸困难。 间歇期神志清醒但反应迟钝。 面部紧绷、牙关紧闭、颈项强直。 口臭、便秘数日一行。 脉象:弦劲欠和。 指纹:紫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