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中医。” 这时候人群里一个年龄五十多的科学家,对着方言问道: “你还知道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故障?” 方言这才想起来自己说顺嘴了,不过他也不慌,很淡定的对着那位说道: “家里父亲和丈人是北京工业学院的教授。” 也就这么简短的信息,至于他们要怎么联想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果不其然,那人和周围其他科学家包括钱主席听到后,一下恍然大悟。 人有时候的脑补能力就是很厉害。 钱主席还对着其他人介绍到: “这位是今年高考的状元,全五科满分。” “嚯……”这下这些大佬们也震惊了。 当年他们可没想过满分的事儿,方言这成绩多少有点逆天了,让他们重新考都没把握满分,毕竟作文是真的要扣分的。 中年学霸们发现新的学霸,顿时就生出了不少亲近感。 就在方言把处方撕下来的时候,张同志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有想过改行吗?” 方言笑了笑,说道: “没有。” “我觉得中医更加需要我。” 学霸们顿时一个个面露可惜之色。 方言的药方开好之后,对着张同志说道: “您治病期间,忌生冷这类饮食因为损伤脾阳,另外也忌肥甘厚味那样会助湿生痰。” 张同志愣了一下,说道: “这个吃什么东西,不是我说了算,是食堂说了算。” 他话音刚落,钱主席就说到: “放心,给你开小灶。” 张同志一愣,顿时笑了。 “那敢情好!” 接着他高高兴兴的拿着自己的处方站到一旁去了。 “老于,你去吧。”钱主任对着刚才问方言问题的人说道。 这个老于面容清癯,眉眼间有着学者特有的儒雅气质。 他年龄和贺普仁差不多大,但是头发已经出现白发了。 和其他人不太一样,他头发整齐梳理着,应该是有专门人打理过。 他的眼睛深邃有神,鼻梁挺直,嘴唇线条坚毅,整个人展现出一种沉稳、坚定。 方言也认识这位。 氢弹之父! 世界上的氢弹构型,有两种,一种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构型。 并且方言还知道他身上的毛病就多了,上辈子看过他老年采访记录,这位由于长期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身体受到极大影响。 “我有胃病、高血压、疝气、十二指肠溃疡。”老于坐下后,就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定了定神,拿起笔,对着他说道: “嗯,您详细的说说。” 接着老于想了想,像是陷入了回忆,说道: “我这个病时间就有些长了,大概是二十一年前的样子……那会儿我年轻,在外地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地赶进度,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起初只是饭后胃胀,胃里像是像塞了团浸水的棉花,当时基地卫生所也没啥条件,就给苏打片吃,说我这个叫胃酸过多。” “可那药片吃下去,火烧火燎的感觉就更多了,后来才知道,苏打中和胃酸反而刺激黏膜,西医叫'酸反跳',但是当时不知道,反正就这么硬挺着。” “那会儿年轻,工作起来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就这么过了几年,有段时期压力很大,那会儿胃痛开始放射到后背,夜里常被痛醒,冷汗能把被褥浸透。那会儿在外地,遇到京城来的专家在当地医院看诊,所里让我去检查,然后就查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过关键时期我也不敢休病假啊,就只能打镇痛针,但是那个止痛针只能顶两小时。过了后就又开始疼,更糟的是血压飙到180/110,当时医务室大夫说我这眼底出血风险太高……不过还好,当时有个中医给我开了个方子喝了几天,情况好转了不少,但是他让我要改变工作环境和饮食习惯,慢慢调养才行……” “我也知道这事儿肯定拖不得,不过也没办法,只能一边喝中药,一边赶进度,好在身体还算争气,拖着拖着就过来了。” “疝气是有一年搬设备时突然发作的,右腹股沟鼓出个鸡蛋大的包。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硬是咬着牙用绑带加压,结果肠粘连反复发作,在返京的火车上,开始便血,回到京城后被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还休克在病床上。” 方言点点头,选择性写好了医案,只记录了关键信息,然后对着老于说道: “嗯,于同志,您手给我诊一下脉,另外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接着方言看到他舌头呈现舌边红,苔薄黄。 诊脉,脉弦劲。 方言对着他询问: “平时的时候容易情绪激动吗?” “不太会……”老于说道。 说完他又改口: “偶尔吧!有时候工作上的问题会着急上火,忍不住,没办法我自己高血压就是这么气出来。” 方言又问道: “生气的时候会头疼眼睛胀吗?” 老于同志想了想,说道: “嗯,对,有这个现象。” 方言又问: “疝气是冬天或者天冷加重吗?” 老于点点头: “也不全是,我有时候特别累,或者压力大的时候,也发作,我还按下去过一次。” “……”站在方言身后的人无语,心想这位好生猛啊! 这时候老于同志对着方言有些忐忑的问道: “怎么样大夫?我这个时间有点久……好治吗?” 方言对着他说道: “嗯,时间有点久,却还是不好治,但是可以治治看。”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