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位领导就这么坐在方言的诊室门口,身边没有任何随行人员。 也就是说,院里的领导都还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 方言见状不禁有些犯难,和之前的来访者相比,他们实在低调得过分。 此前接到通知时,方言本以为就算不兴师动众,至少会有工作人员陪同,没想到两人不仅结伴而来,还连车都没坐。 定了定神,方言走上前。 他虽在前世各种报道和书本上见过这两张面孔,却必须按规矩装作初次见面,按照要求,绝不允许询问对方身份,即便待会儿进了诊室,也不能打听具体职位和工作内容,这是必须严守的纪律。 快到门口时,坐着的两位也注意到了方言。 那位长脸谢顶、身着军绿色军装的五十多岁男子,轻轻碰了碰身旁穿中山装的国字脸同伴,无声示意方言来了。 “方大夫吧?”穿军装的男子站起身,朝方言打招呼。 是时候展示演技了。 “您两位……”方言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疑惑。 穿军装的男子说道: “我们是中物院的人,约了时间今天过来找您看病。” “另外我们还有一些日常医用品的订单,想要找您聊聊。” 方言一听,赶忙上去握手: “哎哟,是你们呐……怎么就您两位过来的?” 两人都和方言握手后,谢顶穿军装的男人说道: “这不是单位里的同志都忙嘛,我们两个就过来了,这首都我们也算熟悉,协和也是来过的。” “轻车熟路的就不用人带路了。” 方言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哦,原来如此。” 接着打开门说道: “那两位请进,我先给领导打个招呼,通知一下您两位来了。” “要不然他们还以为你们不来了呢。” “行。”两人点点头,跟着进入了方言的诊室里面。 看到方言还要去打水倒茶,两人本来还想拒绝的,结果方言让他们等一下,自己马上就回来。 两人也不好拒绝,只好坐着,等着方言打好水之后再回来。 方言出去过后也没去其他的地方,先把暖水壶里打好了开水,然后回到了房间里给二位泡上茶。 接下来才对着他们说道: “不知道怎么称呼啊?我汇报的时候也好说的姓氏给领导。” 两人对视一眼,穿军装的中年人对着方言说道: “我姓朱,他姓邓。” “其他的,我们就不能说了。” “明白。”方言点点头。 然后让他们两人在这里喝茶,自己便直接跑到楼下去找院长汇报情况。 听到两人已经到了方言的诊室外边,院长也有些惊讶。 看个病,还流行搞突然袭击了? 于是他跟着方言上了楼。 见到之后,他们明显是认识的,乐呵呵的打了招呼。 院长对着他们抱怨: “来了也不说一声,还偷偷摸摸的过来。” 穿军装的朱同志说道: “哎呀,就是过来看个病嘛,而且今天就我们两个人,不用搞的那么兴师动众的。” “就是……谁想到你还在外边等呢。”一旁的邓同志也说道。 院长摆摆手,对着他们问道: “上次的方言给你们生产的那些药怎么样?院儿的同志们还算满意吧?” 朱同志说道: “挺好,已经都发下去了。” 然后还看了一眼方言: “我们这次来还打算找方大夫定制一批。” 院长一听,这很明显是很满意啊,当即说道: “呀,是嘛……那中午一起吃个饭?” 面对邀请,朱同志摇摇头: “算了算了,不吃了,事情办完就得回去,院儿里的各种杂七杂八的报告都还堆着没看呢。” “我也是,现在还有项目在手里。”邓同志同样如此。 院长听到后点点头: “行,那我也不留你们了。” 说罢他对着方言讲道: “方言你瞧完病后,过来通知一下,我找人送他们回去。” 院长对着他们问: “派个车送你们回去,这总行了吧?” 朱同志说道: “你看你,搞的这么客气。” 院长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 这时候方言说道: “院长,要不我送他们两位回去吧?” 院长闻言,想了下: “……也行!” 朱同志说道: “不麻烦方大夫吧?” 方言说道: “不麻烦,我上午就只有你们二位接诊。” 两人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神后,朱同志点了点头: “那行。” 院长听到事儿聊妥了,当即说道: “好了,你们看病吧,我就先走了。” 两人对着他回应道: “好,慢走。” “下回见。” 等院长走了后,方言回到自己的诊台,重新拿了个新的医案本子,这东西待会儿写好了要让他们自己带走的。 写好封皮后,方言对着他们问道: “两位谁先来?” 朱同志看了看一旁的邓同志说道: “老邓你先看。” 邓同志点头: “好,我就不客气了。” 接着他就坐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看着眼前这位,他就是之前自己说的那位遭受过两次核辐射的大佬。 他1924年六月出生在安徽怀宁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今年1978年4月份,也就是还不到五十四岁。 他从小就展现出很强的学习天赋,5岁开始在北平读小学,1940年前往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念完高中。 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昆明文正中学和培文中学任教,后担任北大学物理系助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