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说咱们有新单子。” 贺普仁听到这话,笑到: “你别装了。” “刚才卫生部下单子了,说是中物院的补充单,还有另外几款的新品订货单。” 方言一怔,没想到中物院的速度这么快。 他解释道: “哦,那是我上午和他们领导谈下来的,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下订单了。” 方言看了下时间: “到现在也就两个小时而已。” 贺普仁看到订单上面的产品名称,说道: “行,正好你在这里,配方给一下。” 方言听到后,从自己的兜里掏出来一张单子: “这里,我已经准备好了。” 看到方言递上来的单子,曾路泉看了看,然后夸奖到: “今天看来又是给中物院的领导漏了一手大的,把他们给镇住了啊!” 方言说道: “没那么玄乎,就是单纯的给他们提了一些意见,他们感觉我说的有道理,就接受了。” 贺普仁和曾路泉对视一眼,两人知道方言这话肯定是谦虚了。 不过领导就是喜欢谦虚。 他们现在都摸清楚方言的习惯了。 方言把处方给他们了,现在就是曾路泉计算投料还有修改到国际标准的工作了,贺普仁这方面帮不了,也没去添乱直接让曾路泉去做修改配方的工作,然后他在这里检查异响。 方言看了下时间也要到上课的点了,对着他们说道: “那你们忙着,我就先去学校了。” 两人点头: “行!领导慢走。” “方主任慢走!” 离开研究所,方言回到学校里,今天下午过后,明天就是周末了。 整个校园里大多数人都看起来就格外的轻松和躁动。 这种感觉和打工人假期来临前的时候一模一样,方言前世深有体会,但是这辈子感觉时间相对自由了,好像随时可能都没事儿,又好像随手都有事儿,这方面的躁动一下就没有了。 还没到教室方言就被霍苏埃叫住: “方为了庆祝这次伟大的胜利,我们决定周末庆祝一下,明天晚上你有空吗?” “什么伟大胜利?”方言莫名其妙。 霍苏埃说道: “阮文雄和他的同伙被开除了啊!” 方言恍然大悟: “哦,你说这个啊……” 看来霍苏埃平日里没有少被阮文雄得罪。 方言对着他问道: “明天你打算在什么地方庆祝?” 霍苏埃说道: “就在莫斯科饭店吧,那边的话比较好,大家都那边的口味都很推崇!” 方言问道: “嗯……去的都有什么人?” 霍苏埃说道: “都是熟人,卡尔、安娜、扬、米洛什,除了这些,没有其他人了。” 说罢他补充到: “如果你想要叫上其他人,也可以。” 方言说道: “带其他人就算了,既然只有你们……那好吧,明天晚上我会来的。” 方言感觉这次聚会还是挺有必要的。 看他们这么讨厌阮文雄,或许明年打起来,他们还能给一些帮助也说不定。 而且方言也拒绝了好几次霍苏埃了,这家伙以前邀请方言去他们大使馆,这当然是没法答应的事儿。 不过这次去莫斯科餐厅,方言倒是感觉没问题。 听到方言答应下来,霍苏埃高兴的说道: “那太好了!明天六点准时开饭,记得别迟到了!” 方言点了点头: “好的。” “叮铃铃铃……” 两人刚说完,上课的铃声就响了起来,方言和霍苏埃告别,然后回到了自己教室。 今天的分享课,方言是没办法分享了。 所以只能今天去实习的人来分享了。 今天分享的人是李正吉,他上午在师父焦树德那边见习,也遇到过一例怪病。 患病的是一个六十六岁的女性。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浑身皮肤下面长满了硬结节数百个,小的如同蚕豆,大的如同核桃,中等的最多,有板栗大小,遍布周身。 有在颈、腋、鼠蹊、胁及股肱内侧为多发。 并且伴低热乏力头疼失眠。 在其他医院治疗3个多月,针药并施未见任何效果,医生以为是不知道的癌症,而不予诊治。 家里人于是想办法挂了个焦树德的专家号,想来“死马当做活马医”。 台下一众人听到这里入了神。 李正吉在讲台上明显是学习方言的台风。 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起当时的情况。 方言听出来大概总结一下。 他们见到患者脸上浮肿,神色凝滞,面色发黄中带点黑。 说话虽然清楚,但频繁叹气,言语间流露出明显的疑虑和恐惧。 随后焦树德和李正吉一起检查发现患者颈部、双臂、腋下及胁下的皮下有许多成串的结节,大概有数十个,质地坚硬但能推动。 患者自己说大腿和腹股沟处也有很多,只是不方便查看,没能全部看到。 不过已经看到的结节大多有板栗大小,腋下和两胁处还有几个像核桃、鸡蛋那么大的。 脉搏摸起来沉而弦,舌头颜色发红,边缘尤其明显,舌苔白且厚腻。 这时候李正吉停下讲解,让下面的同学们自己思考这是什么病,看看有没有人能够判断出来。 方言看着李正吉学自己,莫名有点喜感。 不过他这一笑,周围的人还以为他知道了,于是纷纷看向他。 方言确实知道了。 这个病不说是极为罕见,但也算是比较罕见。 而且这个病人的情况属于是很极端了一般人都发展不到这程度,所以很有代表性。 方言之前也遇到过一次。 但是他不知道师父和师兄有没有辨证对,所以只能表示自己只是想到了开心的事情,并没有想清楚。 其实这个病叫做:痰核流注。 是肝气郁结,水道失疏,聚为痰核,流注周身。 现代医学可能会将其判断为淋巴结肿大,脂肪瘤,囊肿,腱鞘巨细胞瘤之类的。 但是中医统一叫做痰核流注,病因都无非是三样: 痰湿凝结,肝郁痰凝,热毒瘀滞。 这时候已经有人开始站起回答了: “是肝郁痰火证!用丹栀逍遥散加夏枯草!” 还有人说道: “我认为是湿热蕴结证,应该用三仁汤加黄柏!” 接着另外还有人表示: “这明显就是血瘀癥积证啊!应该用血府逐瘀汤!” 这时候有人把很少坐在下面的方言推了出来: “方哥,这个病,您怎么认为?” 这话一出,全体人员都看向了他。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