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过了一会儿,市局领导秦农也来了。 他们不住在筒子楼,但是也在附近,所以过来也是拖家带口的,方言还是第一次见到秦农家里人。 “秦局,好久不见!”方言带着自己媳妇儿和秦农打招呼。 秦农看到方言后,赶忙招呼: “诶哟,方言同志!咱们应该有好几个月没见了吧?” “嗯,差不多。”方言笑着点点头。 接着朱霖也和秦农打招呼。 接着他又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妻子。 方言随后就和秦农聊了起来,最近的案子还是挺多的,秦农经常一宿一宿的熬夜,现在白头发和皱纹比上次见面的时候又多了不少。 秦农对小张还是颇为看重的,之前方言就看的出来。 今天本来秦农应该好好休息的,结果他还是挤出了时间来参加小张的婚礼。 这就是说明小张在秦农这里还是相当有面子的。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小张的父亲和秦农是战友,很早就牺牲了,是小张老娘把小张拉扯大,后来送到这边来找秦农的。 秦农把小张是当做自己家里子侄一样照顾的。 现在自家侄儿结婚,他还真是得出面,要不然小张家里就没人了。 小张老娘去年已经去世了,现在还有个大姐在老家那边,联系了因为路途太远,没有过来。 现在就靠秦农这个长辈兼领导,主持一下大局了。 孙小莲一家人倒是没有嫌弃小张,主要是觉得这小伙儿什么地方都好,老孙头的中风说不了话,还是他找到方言给治好了的呢。 加上还是市局的技术警察,不用和其他警察那样经历危险。 怎么看都是相当有前途的。 而且父母双亡,在有些人看起来是缺点,但是在老孙头看来,那都是优点啊!以后自己养老的事儿小张肯定是接下来了。 …… 等到上午十一点,婚礼正式开始。 筒子楼外的槐树荫下准时响起了噼啪的鞭炮声。 小张穿着洗得笔挺的警服,站在三楼走廊尽头,望着孙小莲从楼梯口走来。 过道走廊两侧挤满了端着搪瓷缸子的邻居,有人踮脚往新人身上撒喜糖,有人举着用作业本卷成的“礼炮筒”吹哨起哄,正义和明珠躲在方言身后,好奇地盯着眼前的场景,发现和三舅当初结婚完全不一样。 临时搭建的“典礼台”是两张并在一起的八仙桌,桌上摆着搪瓷缸装的橘子汽水和用草绳捆着的二锅头。 秦农作为主婚人,手里捏着张他写的发言稿,站在“囍”字下清了清嗓子: “今天,我们在这儿见证小张和小莲同志的革命婚姻!这是团结的结合,是为人民服务的结合……” 然后是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的仪式。 朱霖和大姐提前帮着烧好了热水,灌进小张新买的暖水瓶里。 孙小莲端着搪瓷杯,先敬秦农: “叔,我们家志超工作方面,您以后多操心了。” 秦农接过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个红布包: “小莲啊,过日子得精打细算,帮助志超管理好大后方!” 孙小莲赶忙接过。 然后就是小张给老丈人孙老汉敬茶。 孙老汉不太会说话,但是看起来很开心,学着秦农的口气对小张表示了鼓励。 让他好好养家。 接着一顿仪式搞下来,就该闹洞房了。 说是闹洞房,其实就是二十来号人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堂屋和卧室里,看新人咬苹果、唱革命歌曲。 小李举着个用废报纸做的“话筒”,非要让小张讲恋爱经过。 小张憋得满脸通红,最后憋出句:“她给我补过警服袖口。” 孙小莲接着说:“他找方哥给我爹治过中风。” 人群里突然有人喊:“亲一个!” 正义和明珠跟着拍手,小张耳朵红得快滴血,最后在秦农的“解围”下,小张才红着脸在孙小莲耳边说了句什么,惹得她笑着捶了他一拳。 最热闹的当属“抢喜糖”环节。 朱霖提前买了两斤水果糖,往床上一撒,孩子们立刻尖叫着扑上去,正义趴在床底下够到颗橘子糖,举着糖纸喊:“舅妈!我抢到最大的!”朱霖怕他撞着,刚想伸手拉,就见孙小莲已经蹲在地上,用帕子给他擦手:“慢点儿。” 午饭时各家各户把自家做好的,炖肉、炒菜、馒头,端了出来。 油烟混着欢笑声飘出筒子楼过道,座椅凳子从小张房间里,一直摆到了外边。 方言被小张请到了最里面的一桌,这里都是小张家自己人,方言在这里也算是他一种身份认可了。 孙小莲父亲不知从哪儿搞来瓶茅台,非要和方言碰一杯: “你救过我命,方大夫我得跟你碰一杯!” 这大爷前段时间还中风呢,这会儿就要喝茅台,方言连忙摆手:“诶哟,孙叔您还是少喝点吧。” “嗐,高兴嘛,就今天喝点!”老孙头笑呵呵的说道。 方言最后拗不过,用搪瓷杯抿了口汽水当酒。 虽然这婚礼办的是相当简朴,但是也让方言体会到了这年代特有的婚礼模式。 自家之前婚礼,确实奢华了点。 当然了,他这会儿想到下周还得去香江那边,参加霍代表的婚礼。 现在方言有些没办法想象,光是彩礼就是一千万,加上七七八八的,要花数千万港币办的婚礼到底是个什么样? 五一前,廖主任那边已经接到霍家的邀请了。 好像是生怕方言不去似的,霍家发了个邀请,霍家大房的吕女士又单独发了个邀请,都是让方言过去的。 这是官方层面的邀请,廖主任还专门找人讨论了下,才做出的决定。 同意了方言过去参加。 下周四飞上海,然后周五飞广州,周六到香江,周日婚礼。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