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久没有这么热闹的讨论了。 方言这会儿对着众人说道: “这个手册我要带回首都,到时候通过卫生部印刷出来,诸位教授都签个自己的名字吧!” “好!都签!”邓铁涛带头说道。 他第一个把名字写到了方言那个原稿上面。 接着其他人也纷纷过来,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方言看着签满教授名字的手册原稿,像捧着一块沉甸甸的黄金。 他小心翼翼地合上本子,对围在身边的教授们郑重地抱了抱拳: “邓老、黄教授、刘教授、梁老、司徒教授、靳教授、赵老……诸位老师前辈,今天这份恩情,我替前线官兵记下了!” 他语气真挚,目光扫过每一位教授的脸庞,“这份手册现在不是纸上谈兵了,是咱们岭南中医界给战士们的保命符!” 他一边利落地将原稿收进随身的袋子,一边快速补充道: “我晚上就赶飞机回京,到了过后立刻把东西送进卫生部,等手册印发出来……第一本印好的,我让部队首长签名,亲自寄回广州,让每个名字旁边都戳个军用章!” 教授们听得心头一热,连最沉稳的梁乃津也抚掌笑了起来。 邓铁涛拍拍他肩膀,说道: “路上当心。” 黄耀燊教授则指着纸袋提醒: “草虫图鉴那几页,别压皱了!” 方言应声点头,脚下已风风火火地朝门口迈去: “司机同志等久了,我先走一步!改日请诸位老师吃京城烤鸭!” 话音未落,人已带着满袋沉甸甸的智慧结晶,朝着楼下而去。 不一会儿,众人就在阳台上看到方言跑出了校园,坐上红旗车汇入了羊城的车流中。 方言这边上了车,就直奔着广州迎宾馆而去。 这会儿是下班的高峰期,虽然直线距离只有三四公里,但是大概用了快二十分钟才到。 等到方言到的时候,大家都在准备吃晚饭了。 看到方言风风火火的回来,廖主任对着方言招呼道: “快过来准备吃饭了,时间不够回去再慢慢弄,京城同样有在南方呆过的中医。” 一旁的老杨同志夸奖到说道: “这小方同志挺好,下飞机就开始工作,劳模就他这样了。” 方言坐下后,服务员递上热毛巾,他擦了擦脸和手,然后丢下毛巾才说道: “今天遇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们帮忙,用了一天时间,已经把手册内容弄出来了。” 说完他掏出自己包里的手册,直接递给了廖主任。 廖主任和周围其他人都有些震惊。 本来以为今天刚开始打个基础,结果方言把任务都给完成了。 “这是昨天晚上才决定写的?”一旁的老杨同志看到上面写的内容,震惊的对着廖主任问道。 廖主任点了点头。 这会儿已经开始上菜了,他们还在看方言给他们的那本手册。 上面除了方言写的,还有一些是直接从一些笔记本上剪切贴上去的,上面只是写了需要修改的地方,整个手册就是一个还没有做过编辑的初始状态,但是也就是因为这样,才能够看得出来是许多人的智慧汇集而成。 看到这个有些排版杂乱的手册本子,感受到了里面许多人的心血。 只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方言通过一天时间就搞定的。 这简直效率高的离谱。 “你应该和他们很熟吧?”老杨同志对着方言问道。 都不用方言回答,廖主任就说道: “胡说八道,他才第二次到广州。” “那你这统御整合资源的能力也太强了,一般人光是管理就够呛了。”老杨同志看到了方言身上属于管理人才的闪光点。 还真别说,其他人光是和这一大群人打交道就够呛了,更别说让他们马上投入工作中,而且还能协调的像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一样,在这么短时间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 老杨同志突然搓了搓手,然后笑着问道: “方言,什么时候毕业,要不然到时候来到广州发展?” 方言一怔看向老杨同志,有些懵逼。 老杨同志尽量让自己笑的和蔼一些: “我这里就差你这种人才……” 结果这会儿廖主任也反应过来: “打住打住!大家熟归熟,你当我面挖墙脚,真当我没脾气?” 老杨同志说道: “你手里人才多嘛,不差这一个两个的。” 廖主任一瞪眼: “胡说八道!人家方言毕业还早呢,他的未来不用你操心,你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老杨同志一看对方不放人,他只能咂咂嘴: “啧……老廖你这人……小气!” 方言:“……”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晚点还有加更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