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右脸无汗如冬月,伴“右侧鼻塞流涕”,痰黄粘难咳,为痰浊闭阻经络,卫阳被痰热郁闭,无法温煦右侧。” “如果是病在里脏腑气血痹阻,多为全身阴阳失衡,而患者左右侧症状截然相反(左热右寒),更符合“风邪中于半表,营卫不和”风邪侵袭左侧肌表,导致卫气不固而汗出,而右侧卫阳被痰浊郁闭而无汗、鼻塞,类似《伤寒论》“太阳病,风邪中于半侧,致营卫失调”的表证特点。” 李正吉听到方言的分析,脑子里突然线索也清晰了起来,他点了点头说道: “嗯,我也同意这个观点,而且面部两侧潮红,非单纯内热熏蒸,更似风邪搏于肌表,血行加速所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风性开泄,使气血上涌,这是“表证未解,内热已生”的太阳阳明合病表现。” “此外肝开窍于目,环着他的左侧眼屎多、眼红,我认为这是肝经郁热夹风邪上扰,因为风邪善动,所以分泌物偏于一侧,而“怕风”正是风邪袭表的典型伴随症状,比如《眼科菁华录》里就说了,“风热上攻,目赤多眵,必兼恶风”。” 方言点了点头说道: “还有,你这上面写了,患者“咳嗽痰黄成硬块”,这就是提示痰热内结,但痰浊为何仅闭阻右侧?所以我推测更可能是“风邪先中左侧,导致左侧营卫不固汗出,而右侧卫气被风邪与痰热共同郁闭”,风邪作为诱因,先打破营卫平衡,继而引动内痰,形成“表有风邪,里有痰热”的复杂病机。” “这种情况下,“怕风”是风邪在表的直接证据,而非单纯里证。” 众人看着他们两人,脑子里快速的思索着试图跟上节奏,有些人脸上露出恍然之色,有些人还是有些茫然,更多人是皱眉思考,还在捋清线索。 而且此刻,一旁的孟济民突然一拍大腿说道: “哎呀,没错,我也想明白了!” 众人纷纷看向孟济民,都没想到是他第三个想明白。 这位虽然和方言关系好,但是大家感觉他在班级上也就一般,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此刻孟济民则是侃侃而谈说道: “嗯,我同意老方的判断,结合患者之前说的,因工作调动致情志不舒,他这明显就是肝郁化火,你们想想啊,他表现也对的上号啊。” 他掰着手指说道: “心烦易怒、喉痛口苦、舌尖红,同时“脉微弦滑”主肝郁夹痰,而“弦脉”亦主风邪。” “中医理论中,“风为百病之长”,肝郁者易引动外风,风邪与内热相搏,导致“怕风”与“汗出”并见《金匮要略》说了嘛,“风邪外袭,内热迫津,故恶风汗出” “此前老方治疗的那个“半身汗”的老人,属于是精血亏竭、经脉闭阻,表现为“左半身汗出多年,脉微弱细”,无明显热象;老范的这个患者有痰热、肝郁症状,而且左右侧温差显著,所以更符合“表证夹里热”,而非单纯里虚血痹。” 说罢他肯定的说道: “怕风!他肯定是怕风的!” 听到他们三人这么肯定的说完,周围众人想通的人也纷纷点头。 只是没想到孟济民这个半透明的人,突然会理解这么快。 一旁的老范想了想,对着方言问道: “那这病人,具体应该是什么问题呢?”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22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