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面试环节的增设是校方和研究院那边,针对笔试高分扎堆、区分度不足的应对策略,主要目的据我分析,应该是通过高压动态问答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上限,本质上是一种精英筛选机制。” “也就是说,最终的目的是筛选精英,不是避嫌。” “其设计就是深度考察需求与相对公平的约束,但也承认主观性和偶然性比如说运气的影响。” “咱们考生对此的应对策略,应该是继续深化临床实战能力与知识共享,以提升自身通过概率。” “一句话,只要你是精英,淘汰的可能性非常低。” 说完方言又加了一句: “至少我认为是这样。” 听到方言这么说,宋建中和其他人纷纷点头,在大家的眼里方言基本上算是半个官方口,主要目前就是研究院旗下一个研究所的主任,还和学校各老师教授混的挺熟。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基本上这次出题的这些人,都是他们公司的。 这是在研究生考试前就已经有的既定事实。 大家的要求也很简单,一视同仁就行了,不说咱们是一个公司一个学校的人就我放水,至少保证不要刁难我就行了。 大家对自己的实力还是有些自信的,精英班天才的骄傲,多多少少都有点。 加上方言能够招揽他们,那也是看中了他们的潜力。 所以大家想要的就是别因为体现“公平”,被故意牺牲就行了。 谁要是不服,认为他们是走后门,大不了以后在班上比划比划嘛,比谁医术高比谁出的医学成果多。 …… 接下来,又过了几天时间,初试通过的消息也下来了。 虽然早就预料到全班通过了,但是大家还是高兴了一下。 最开始也不知道是谁猜测的,说是这次说不定只有满分才能参加复试,给一帮人都整焦虑了,现在看到复试通知,那家伙大伙儿都高兴的不行。 当然了这个复试通知也只是首都这块儿的人,其他地方的还没统计出来,等到完全统计出来后,应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班上的同学们继续在协和这边开展工作。 和之前一样,上午看病,下午总结,不过的大家都又认真努力了不少,就连每天看诊的人数也多了起来。 协和的中医科的口碑,被他们这帮人做的越来越好,现在大家不光是知道这里有个方言,还有这么一帮大学生医生。 院长也非常满意这个结果。 现在这就是他想要的协和中医科雏形,他甚至还在想,这次研究生的考试肯定会刷下来不少人,如果有那种优秀的人才,甚至他可以招揽一些,让协和这边的中医科室直接运作起来。 当然了,这就是个初步的想法,最终还是要和方言商量过才行,而且考试的人来自五湖四海的,每个人的实力参差不齐,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方言他们班上这些同学的能力的。 接下来的时间,又来了个大消息。 6月,“向阳红09”号即将搭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团队,前往太平洋进行首次远洋科学考察,为华夏海洋科研积累基础数据。 在出发前,科学家们来一趟协和体检。 这个体检其实不重要,他们这些人都是身体健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