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家伙绝对是过来说服自己把秘方交出去的。 光是听着口气,方言就感觉味儿冲得不行了。 方言看了一眼一旁的何佑,却见这会儿他表情坦然,笑呵呵的看着自己,就像是正在为这件事儿而高兴似的。 方言心里警惕更甚,妈的自己想重现老何家的底蕴,人家也没闲着啊。 想和自己互相掏心掏肺…… 当然事实上光是从表面看,这件事情确实挺值得高兴的。 毕竟可是诺贝尔奖啊! 虽然只是一个提名,但是已经算是得到别人的肯定了,就光是这么一件事儿,就已经能够让人感到激动,甚至热血沸腾了。 在1935年的时候,伍连德成为了首个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 他在肺鼠疫防治研究方面贡献卓越,发明了简便实用的伍氏口罩。 随后是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7年,因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接下来是今年,原来历史上,杨振宁在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提名了中科院院士钮经义,他是华夏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主要成员,在美国工作期间创立部分肼解和酶解方法,解决了一些蛋白质结构问题。 不过最终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美国人布朗和德国人维提希,钮经义未能获选。 但他也是1949年之后,原来国内提名的第一人。 但是现在历史出现了一点小插曲。 瑞士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汉斯·穆勒要提名方言。 就是因为方言更开辟了未来医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路径,被认为“具有划时代的普世价值“,符合诺奖表彰“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最重要发现者“的标准。 方言感觉这个说法简直过于离谱,穆勒一个瑞士人,他提名也应该是优先提名自己国家的人或者是欧洲那边的某个科学家,这个提名可是个大人情。 而且穆勒作为免疫学权威,却跳过学术渠道,如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转而通过私人关系黄启明来秘密传递提名意向,偏离学术常规,这本身就不正常。 但凡这次他们带个穆勒家的家属过来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方言都不会这么怀疑,单纯就是“我欣赏你”属实有点过于小看方言。 他们认为自己是智障吗? 方言这是想吐槽一下了,不过他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 会不会这个态度根本就不是针对的他,而是一个阳谋呢? 他就是要通过表达态度,把方言架起来,然后逼着他把秘方交出去。 要知道首个诺贝尔医学奖或者生物学奖的提名,虽然对方言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是对于国内的有些人可不一定。 如果某个领导认为有这个必要在国际上赚这个面子,那么很可能事情就是不是方言说了算了。 1949到1978,国内可是还没有任何人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提名,而且这个提名还是外国人来提的,是不是很有诱惑力? 就算是不能获得奖,但是出个提名,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一件事情。 不过他可能小瞧华夏人的脑子了,这个阳谋最多就赌方言或者某个领导的贪慕虚荣,想要吃下这个虚名,但是现在这个阶段的领导层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对于老外的想法,他们也清楚的很。 况且根据方言所知,其实原来历史上钮经义提名未获奖,国内反应也相对理性,总之就是现目前的诺贝尔奖,其实国内看的并不是那么重,至少高层是没有那么看重的,大家要的是实打实的好处。 务实不务虚,这才是现在的风向。 方言定了定神,黄启明笑着说道: “感谢黄教授转达穆勒教授的好意,这个事情倒是有些突然,我还得再考虑然后和领导汇报。” 方言说完后眼神瞄了一下廖主任,对方微微的点了一下头。 黄启明这时候也说道: “不急不急,这次回来我们有的是时间。” 方言发现黄启明这个人不太会笑,表情一直都是那种很严肃的样子,刚才他想要笑一笑,结果只是嘴角扯了扯。 这个人应该平日里就是个很严肃的人。 要么就是这段话让他也感觉有些不自在。 方言没有多说什么,转过头看向廖主任,对着他示意剩下的人。 现场还剩下一个看起来十八九岁的少年,以及一个正在左顾右盼的,大概二十八九短发女子。 少年穿旧金山49人队橄榄球外套和帆布鞋,左耳戴单只银耳钉,背着一个帆布包上面还有个太极的图案,这小伙儿让方言一眼就想起了在香江遇到的阿继。 不过这家伙眼神很凌厉,而且举手投足都有种习武之人才有的小动作,看起来站着松松垮垮的,但是应该是有不错的武术底子。 那个短发女看起来就更加文静一些了,她老老实实的站在靠近大马那个林文峰的身边,两人皮肤颜色都是同款的黑。 “这位是林先生的堂妹,叫林素心,英文名叫Susie Lim。”廖主任先介绍的是女士。 林素心对着方言点了点头,伸出手: “方大夫您好,我是槟城“永春堂”首席药材鉴别师。” “中药师?”方言惊讶伸出手握了握对方,发现她手心有不少老茧。 林素心说道: “嗯,这次回国是专门回来看看国内的正宗道地药材的。” “方大夫和胡先生合伙公司的产品,现在进口到大马那边,效果我测试了下,比我们的自己的药好太多了,南洋的货确实比不上国内的厉害,所以我想回来看看。” “好,欢迎。”方言点了点头,这种直言不讳的人,方言反倒是不担心她耍心眼儿,看起来应该是竞争关系,但是方言知道他们的药在大马,也不可能把全部市场吃下来,现在的产业线生产能力有限,说不定以后还要和本地的合作。 接着廖主任又对着方言介绍最后一个少年。 “金无病,祖父为旧金山致公堂元老,20年代移民美国,家族经营唐人街跌打医馆,他自幼在致公堂义学学习中医……额,同时接受过美式高中教育。” 廖主任大概是有点不知道怎么介绍这个帮派分子兼中医师。 金无病对着方言说道: “我前段时间因为在学校里打架被警告了,然后我刚好听说您治好了司徒池先生的风湿性心脏病、动脉硬化症,还有精神疾病,所以打算回来看看司徒池先生,顺便拜访一下您。” 说完非常恭敬的对着方言抱拳拱手行了一礼。 方言见状抱拳行礼。 这下来的人就算是齐全了,英国的,大马的,美国的,现在都凑齐了。 这里最不需要担心的是大马来的人,其他两个嘛,还需要考察他们。 廖主任对着方言说道: “那么接下来,你们继续你们的讨论分享吧!” “他们也想再体验一下,这个学习氛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