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言同志忧虑得不无道理,国际市场瞬息万变,机会不等人,我们大费周章促成的合作局面,需要后方有力支撑才能稳固并扩大战果。” “我们要是放弃了,一旁的日本可就等着机会呢,我们现在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但凡退让一些,人家就把市场吃下来了,现在我们是和人家抢市场。” 李副部长眉头微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盯着邱副部长,等着他开口。 孙司长摆摆手: “老廖同志,您先别激动!” 他一脸认同的说道: “你说的这个,我非常理解,但是咱们还是要考虑其他单位嘛,大家都说自己的事儿重要,但是人才就这么点,方言他们研究所要了,其他单位还要不要人了?” “邱副部长!”突然李副部长转向他,开口喊道。 邱副部长本来还没打算开口的,被人喊到,他也是一怔。 李副部长说道: “您是药研体系的老干部了,最懂各大药企、研究所最缺的是什么,之前您提到地方药企最缺‘技术转化能力’,这恰恰需要一整个链条的协同支撑才能弥补!您提议的核心顶尖骨干五位,这五个名额,我们完全理解各地协调的难度,这确实是打硬仗的中坚力量需要很多人。” “四十个太多,但是五个太少了,我看三十个吧?三十个人差不多,大家各让一步!” “空的十个人员,我让方言他们自己解决。” 邱副部长闻言,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手指在桌面轻轻画着圈: “三十个?……老李,你这可不是各让一步,是往我这边架炮啊。” 他抬眼看向孙司长,“地方上的中药研究所,哪个不是盯着编制名额?去年上海药研所申请二十个,最后批了八个,还是分两年给的。” 孙司长立刻接话: “邱副部长说得在理。三十个编制,意味着至少要从六七个省市抽调骨干,光是协调函就得发一沓,地方肯定会有意见,咱们总不能为了一个项目,把全国药研系统的平衡打破吧?” 他顿了顿,话锋转向方言: “小方同志,你们研究所的场地、设备能一下子容纳三十人?别到时候人来了,连实验室都不够用,那不成了资源浪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