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人眼眶泛红,有人用力揉着酸胀的眉心,如释重负的笑容在每一张脸庞上绽开。 程老摘下老花镜,掏出布巾慢条斯理地擦拭镜片;年轻的研究员们则激动地互相拍着肩膀;连中央保健组一向矜持的几位,此刻也露出笑容,频频点头。 “了不得啊!十几天,硬是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王文鼎教授拍着身边的王伯岳,“老伙计,这效率,搁过去想都不敢想!” “是啊,”王伯岳推了推眼镜,望向正被一群人围住的方言,“关键还有个方言这主心骨顶着,思路清,魄力足。记忆力也是惊人,问什么都能记得,有他在当这么个谁也替代不了的职位,才让我们把南洋经验、丛林实战、现代药理,还有咱们老底子的东西,硬是给捏合成型了!” “这部书,甭说献礼,我看啊,能当‘护身符’用!” 方言被几位老教授拉着说话,脸上是难得一见的轻松笑意,连日鏖战的疲惫在这一刻仿佛被兴奋冲淡了不少。 他郑重地向众人说道: “辛苦大家了,这书的含金量,离不开诸位的心血!排版和样图我们已经联系好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夏总编了,务必赶在‘八一’前把精装彩印的样本赶出来,确保部队同志们能第一时间看到咱们的心意!!” 接下来赵锡武做了个总结性的讲话,方言接着就把东西带去出版社那边了。 夏总编这边也是早就准备好了,接下来还有两天时间,他们即将开始加班工作,不过方言就不和他们一起了,这十几天时间方言确实累够呛。 打算好好的休息两天时间。 秘方研究所那边,已经有夏总编推荐的人来报到了,只不过现在还没开始正式上班,等到人稍微多一点的时候,才正式开启研究所的任务。 回来的人这会儿人也在安排家属的工作和孩子上学的问题。 当天晚上研究院这边还要组织一个宴会,方言作为项目主要的人员,也需要到场。 晚上七点,华夏中医研究院的内部食堂灯火通明,临时被布置成了庆功的宴会场。 原本的四方桌拼在一起,铺上了干净的桌布。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更有酒香飘荡其中。疲惫与兴奋交织在每个人的脸上,那些熬得发青的眼圈和拉碴的胡须此刻也被笑容点亮。 气氛热闹而融洽,少了虚情假意的客套,多了肝胆相照的痛快。杯盏相碰的声音、笑语喧哗声此起彼伏。 参与项目的各位专家,无论是中央保健组的泰斗、研究院的骨干、出版社的夏总编,还是年轻的研究员们,此刻都放下了身份级别,共同沉浸在项目圆满完成的巨大喜悦和如释重负的轻松中。 赵锡武副院长红光满面,率先端起酒杯:“这第一杯酒,得敬所有人!咱们这十几天,真真儿是没日没夜!特别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前辈,还有我们的小方主任,眼睛都快熬干了。但这份心,这份力,值了!《南洋本草通诠》成了!它就是我们研究院,也是咱们在座每一位,砸下的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大家辛苦了!” “干杯!”众人轰然响应,一饮而尽,脸上尽是骄傲。 席间不少人过来敬酒,方言也是照单全收。 这里都是中医精英怎么都得给他们面子。 不过人来多了,方言还是对着他们说道: “以后少不了还要打交道的,大家不要搞的像是最后一次见面,一直给我灌酒啊!” 这下惹得众人哄堂大笑。 接着还是有人来找方言喝酒,其中一个就对着方言说道: “有这本书在南边兜着底,前线的同志们底气就足多了!我干了!” 方言一看这是之前在那边支援过医疗建设的同志,这酒一喝多,心里的话就说出来了。 其他人倒是也不以为意,还笑呵呵的指着这位敬酒的同志: “你看他那劲儿,待会儿可别让人把他架回去。” 刚喝完,方言还没吃几口菜,然后又来人了。 “来来来,方主任,方主任呢?”一群年轻的研究员端着酒杯,簇拥着走到方言身边,“这杯必须敬您!您是总指挥,没您扛着、记着、统筹着,我们哪能这效率!” 方言刚被方和谦拉着说了几句话,转身就被热情的“围攻”包围。他赶紧拿起自己的酒杯,里面是老赵特意给他换的白开水,笑容真诚却带点告饶: “诸位师兄,饶了我吧!刚还在跟你们说‘不要搞得像最后一次见面’,好家伙你们是真不客气啊!” “哈哈哈……”周围的爆发出一阵大笑。有小伙子促狭地喊:“方主任,咱们这顿喝完,保准还得见面!谁不知道您那儿还留着好些个项目等咱们呢?您是跑不掉的‘主心骨’!”这话又引来一片认同的附和声和笑声。 此刻师父陆东华挤了过来,递给方言一大块蒸得软烂的红烧肉:“快,垫垫肚子。光喝,胃也受不了。”他眼神里充满了对方言这十几天殚精竭虑的关心。 “谢谢师父!”方言对着老陆感谢,端着就吃了起来。 三个师父里面,还是陆东华和他最亲近。 这时候,夏总编和林音夫妇也端着杯子走过来。夏总编用力拍了拍方言的胳膊,声音激动:“方主任啊!辛苦是辛苦,可这事儿做得!太漂亮了!排版的活儿你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们出版社拼了命也给你‘八一’前做出来!我看了这书一出,影响力绝对小不了!我们出版社也跟着沾光啊!” 林音也笑眯眯地说:“就是,方主任真是干啥啥行!古籍修复、药理分析、统筹调度……哎呀,再加上一手好厨艺,今天这菜都比平常香!真是全才!” 方言说道: “回头,到我家里,我给你们再做一顿。” 夏总编笑着说道: “哈哈,那敢情好!” 这时候更多人凑过来,有人问道: “方主任,这书出来了,回头给咱们大家都签上名啊!这可是咱们大家的军功章!” “签!肯定要签的,出版社印刷那边就会把咱们的名字都印刷上去,每个人都有份!” 这时候一旁一个研究员说道: “这书啊,是咱们全体智慧的结晶,功劳属于大家!要我说,应该每个人都在扉页上摁个红手印!这才是集体的印记!就像是广州那边的人一样,他们也是按了手印的。” ”这个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提议,却意外地引起了共鸣。 “好主意!印手印!” “对对对!红手印!这才够劲儿!” 气氛越发热烈,大家仿佛已经开始畅想那本凝结心血的巨著模样。 好嘛,方言算是听出来了,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那边是什么样式,这边就要什么样式的。 “没问题!”方言说道。 “找红印泥去!”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立刻有两个年轻研究员颠颠儿的就要跑向办公室。 “书都没在这里,跑去拿过来有啥用?”赵锡武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