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1章 华夏功勋们(二合一章)-《重生1977大时代》


    第(1/3)页

    和之前的病人不一样,眼前这些老首长的基础资料方言是知道的。

    就比如现在坐在自己对面这位。

    姓黄,他今年72岁,在十五年前的样子,被查出患有高血压病。

    平日里都是吃西药调理的,近期一年因为参与了结束风暴的活动,重新开始活跃起来,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下,他出现了胸闷心慌,心悸,震颤,头痛头昏,甚至肢体轻度浮肿的情况。

    病历上写着军区医院给的结论是:房颤,心肌劳损,高血压性心脏病。

    方言看到他伸过来的手,当即摸到了他的寸关尺三部上,开始给他左手诊脉,并且对着他说道:

    “舌头吐出来我看看。”

    黄老爷子听话的吐出舌头,方言看到舌苔白,舌质黯紫。

    舌苔白结合肢体浮肿,倾向于湿邪内停,舌质黯紫则是血瘀的典型表现。

    舌质颜色黯紫多因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脉络,常见于久病、气滞或寒凝导致的血脉不畅。

    方言一边把脉一边对着老爷子问道:

    “之前看资料上写了,您最近有胸闷心慌,心悸,震颤,头痛头昏,肢体浮肿的情况,这些现象目前都还存在吗?”

    黄老爷子说道:

    “有,特别是这几天更加明显了,你看我这手一早上起来就感觉肿了一圈。”

    黄老爷子说着,便将右手缓缓搁在桌上。

    那只手背上还留着些老年斑,指关节有些粗大,此刻却看得格外分明,指腹微微发亮,像是刚浸过水,连带着手腕处的皮肤都有些紧绷。

    他试着在方言面前握了握拳,顿时指缝间的肉像是被水泡胀了似的,松开时还带着点迟缓的褶皱,不像寻常老人那样利落。

    “你瞧,”老爷子抬了抬胳膊,袖口往下滑了滑,露出的小臂也比左手要饱满些,“早上穿衬衫,这袖子都勒得慌,得让警卫员帮着拽半天才扣得上扣子。”

    方言目光扫过他的脸,眼窝下方泛着淡淡的浮肿,连带着眼睑都比常人厚实些,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都被撑开了些,少了几分锐利,多了些沉滞的倦意。

    “头也晕得厉害?”方言指尖仍搭在脉上,能感觉到脉象细弦滑。

    “可不是嘛,”黄老爷子往后靠了靠,想让自己舒服些,却忍不住皱了皱眉,“站在追悼会上,就觉得眼前发黑,耳朵里嗡嗡响,跟揣了只蜜蜂似的。旁边同志想扶我,我还嘴硬说没事,下来腿都软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夜里更糟,躺下去胸口像压着块湿棉花,喘口气都费劲,好不容易眯瞪一会儿,又被心慌跳醒,一摸心口,扑腾扑腾跟打鼓似的,能把人从床上掀起来。”

    说着,他下意识地按了按胸口,喉结动了动,像是有股气堵在那儿,上不来也下不去。

    老爷子的话音里,带着几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疲惫。

    这病十五年了确实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

    方言收回搭在左手的手指,转而轻按在黄老爷子的右手腕脉上。

    过了一会儿,发现脉象依旧细弦而滑,像被风吹动的蛛丝,看似微弱却带着一股潜藏的躁动,细为阴血不足,弦是肝阳偏亢,滑则暗示湿邪与瘀血相搏,正应了他所见的诸般症状。

    他松开手,沉吟片刻后开口:

    “您这情况我大致摸清了。高血压十五年,加上这一年劳心劳力,好比一壶烧了半响的水,底下火没断,壶里水又渐少,难免沸得慌。”

    “您这脉细弦滑,舌头又白又紫,是肝阳有点旺,瘀血堵了心脉,还带着点湿邪困在里头。”他打了个比方,“就像河道又窄又堵,水流还急,能不晃荡吗?胸闷是气过不去,心慌是血跑得乱,浮肿是水排不出去,根子还在‘瘀’和‘乱’上。”

    黄老爷子听得认真,浑浊的眼睛里多了几分清明:“那……能治?”

    “能调。”方言肯定地点头,拿起笔在处方笺上写下药名。

    太子参10g,麦冬10g,酸枣仁10g,竹沥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5g,炙

    远志5g,天竺黄10g,天仙藤10g,丹参12g,红花5g,珍珠母30g(先煎)。

    他开出的这个方子整体思路贴合病机配伍,兼顾了扶正、祛邪、安神、通络等核心需求。

    不过这个方子,还是需要给人家解释解释才行。

    这也是老规矩了,特别是这种老首长,跟着他们身边的人会特别记录方言今天开的这些药,要是不说清楚,人家指不定还不敢用呢。

    方言将处方笺推到黄老爷子面前,点着药名:

    “这方子,分三步走,先稳住心神,再通开瘀堵,最后把多余的水湿排出去。”

    他指着“太子参、麦冬”:

    “这两味是给您补点气、润点阴的。您这十五年的高血压,加上劳心费神,就像机器老转不停,零件早磨得有点干了。太子参不像人参那么燥,麦冬又能润着点,俩搭配着,给您的发动机添点劲儿,还不上火。”说着还拍了拍自己心脏位置。

    老爷子恍然,他身后的那个秘书直接就开始拿出笔记了起来。

    方言一看,这比之前的那些领导身边的人还要认真啊!

    “继续!别管他。”黄老爷子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回过神来,继续指着药方说道:

    “再看酸枣仁、炙远志、珍珠母。”

    “您夜里心慌得睡不着,像揣了只兔子,就是心神不宁。酸枣仁是专门管失眠的,远志能把乱窜的气收一收,珍珠母得先煎,就像给您心里压块稳当的石头,让那股‘扑腾’的劲儿沉下来,肝阳不那么亢了,头就不晕,心也不慌了。”

    黄老爷子点了点头,这时候已经有其他老同志对着方言问道:

    “那我睡不好,也可以这么用咯?”

    方言说道:

    “您睡不好不一定是这个原因,还得对症才行,不能胡乱用药。”

    “哎呀,我在看病,你打啥岔?”黄老爷子对着老伙计说道。

    后者赶忙说道:

    “我这不是随口问问嘛。”

    接着方言继续指着竹沥,半夏、天竺黄说道:“您说胸口像压着块湿棉花,这就是有痰浊堵着。半夏能化湿痰,但普通半夏有点烈,用竹沥泡过的半夏,就像给它加了层‘润滑剂’,化起痰来更柔和,再配上天竺黄,能把那股堵在胸口的黏腻劲儿化开,喘气就顺了。”

    老爷子点头,方言继续说道:

    “茯苓、天仙藤是管浮肿的。”

    他指了指老爷子的手:

    “茯苓能帮着脾把水湿运出去,就像给河道清淤;天仙藤这味药有点特别,不光能利水,还能通经络,您胳膊肿、袖子勒得慌,它能把堵在皮肉里的水赶出去,慢慢就不胀了。”

    老爷子双手握了握拳。

    浮肿让他手看起来粗了一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