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正厅里面,朱良春听着孟济民汇报着这一年时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那基本上都和方言分不开。 等到孟济民简单的把一系列的事儿都讲完了,方言也从厨房里出来了。 他对着众人说道: “大家都上桌吧,厨房里还有炖菜需要再闷一会儿,咱们先吃着!” 众人纷纷落座,宽大的圆桌上摆满了方言精心烹制的菜肴。 炖得软烂的红烧肉、清蒸的鲜鱼、时令蔬菜小炒、香酥的炸小黄鱼、还有特意为朱良春准备的几道口味清淡的南通风味菜,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朱光南亲自给朱良春斟上茶水,乐呵呵地说: “良春叔,尝尝方言的手艺,他现在做菜是越来越好了,跟看病一样讲究。”朱良春笑着夹了一筷子清蒸鱼: “嗯,火候正好,鲜而不腻,上次就试过他的手艺,这厨艺确实进步了。” 一时间,席间氛围十分融洽。 大家主要围绕着家长里短和即将到来的新生儿闲聊。 方言在旁边一边搭话,一边吃饭,倒是没急着说关于脑胶质瘤的事儿,现在大家正高兴呢。 等到吃到差不多的时候,朱良春居然主动提起了这事儿。 “刚才我听说,最近你在治一个脑胶质瘤的患者?”朱老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放下碗筷,说道: “对,回来的路上我还听陈师兄说呢,说您前些年治疗过一个。” 朱老点了点头: “嗯,确实有一个,但是……效果不太好。” “……”方言一怔,也就是说,这病朱老还是没处理好。 他问道: “后面怎么回事?” 朱老叹了口气说道: “我们治疗后,病情没有发展,但是没有好转,所以最后病人还是选择做了手术,然后切除后十个月,人就走了。” 方言握着筷子的手顿了顿,心里那点刚燃起来的希望像是被泼了瓢冷水。 他原以为朱老能有什么独到的法子,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局。 “手术不是说位置太深没法切吗?”陈幼清在一旁插话,显然也记起当年那病例的棘手之处。 朱良春夹了一筷子青菜,慢慢嚼着: “后来病人家里找了上海最好的脑外科专家,冒险动了刀,说是切了八成,但术后并发症来得凶,感染、脑水肿全找上了门,最后还是没扛住。” 他放下筷子,有些无奈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