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里面是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开始,头条上就是《启动新华夏最大规模中药资源摸底》,列出了长白山、云贵高原等20个重点区域。 看到这里方言就明白了,这些报纸确实被人筛选过留在这里的。 “这都是谁在弄报纸的?”方言对着孟济民问道。 “苏悦吧,她没事儿就在这里干杂活儿。”孟济民说道。 方言恍然大悟,接着往下看去,看到影评《黄飞鸿》,还有《便利侨胞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出台,提及“归国侨胞可申请外汇账户”。 当然了还有一些市政方面的嗯东西,比如市局公告《集中整顿非法持械行为》(史实:1978年8月全国治安整治)。 方言联想到廖主任催促办持枪证的要求。 好家伙,苏悦是个人才啊…… 之前有点小瞧她了,怎么说也是能被王玉川教授选中的学生,应该确实有点东西才对。 方言自我检讨了一下,想着是不是给苏悦调整个岗位,让她做点什么合适的工作。 就在这时候,办公室门口传来脚步声,曾路泉推门进来,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他身后就是苏悦。 看到方言在这里,曾路泉连忙招呼: “方主任,你们等多久了?” 方言说道: “刚来一会儿!东北那些专家呢?” 曾路泉说道: “他们去下边参观去了,我还以为你没来……我马上去叫人。” “我去吧!”苏悦说道。 曾路泉点了点头,让苏悦赶紧去。 等到苏悦走了,方言对着曾路泉说道: “你说他们带的秘方呢?” 曾路泉连忙走到一旁的文件柜: “这里这里,我锁在柜子里面了。” 说话间他已经打开了柜子的锁,然后从里面找出了三个文件袋递到了方言手里: “三个文件袋,分别是沈阳,哈尔滨,长春的三个研究所的收藏款,您看看……” 方言一看还挺厚,他打开后开始看了起来。 确实和之前曾路泉说的一样,都是一些比较实用的方子,就是大部人容易得的那些病症,这里面的秘方就是针对里面病症的。 老胡之前说的话还真是被印证了,确实是奔着搭配药材来的。 背后有高人指点啊! 粗略的看了下,三个省基本上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只是侧重点稍微有点不一样而已,估计是也怕重复人家地方的,都选的是他们本地道地药材来选的秘方。 看的出来应该是花了一些心思。 方言还真看上几个。 沈阳研究所献方,乌须黑发丹,针对的适用人群是早白发、脱发的中青年群体。 还有长春研究所献方的祛痹灵贴膏,适用病症是风寒湿痹,也就是关节炎老寒腿这块儿。 最后还有个哈尔滨研究所献方的益母调经饮,针对是调整女性月经不调,这块儿后世的产品证明也有很大的利润。 方言正在看着呢,苏悦就带着人来了。 “方主任,新来的同志们到了。”苏悦对着方言招呼。 听到声音,方言放下手里的东西,看着从门外走进来的九个人,这些人里面年龄大的五十多岁,年龄小的也有四十出头的样子。 方言在打量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看着方言。 应该是早就知道方言是个年轻人,或者已经看过他的照片了,这些人倒是没有显得太过于惊讶。 方言目光停留在年龄最大的那个人身上,这应该就赫连璋的师父了。 徒弟被自己赶走了,现在师父来了。 上次和沈阳那边的研究所领导聊……方言记得眼前这位姓周,手里是有些本事的。 很快,方言站起身,对着众人笑着招呼到: “欢迎各位来到我们单位!” 在场的九个人不愧是搞研究的,一时间居然没有表示。 直到曾路泉接过话茬,对着其他人介绍: “这位就是方言方主任!我们秘方研究所的负责人。” 听到这话后,所有人才回过神来似的。 一个个操着东北口音对着方言招呼,方言看过他们的资料,有些人不是东北人,但是东北话这玩意儿只要身边人有一个东北人,口音绝对会被传染。 “方主任,久仰大名!我是沈阳研究所的周寿长,现在过来报道!”那赫连璋的师父对着方言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方言笑着点头答应,然后说道: “欢迎欢迎!我这里盼了你们好久了。” 当然了其他人,方言也同样表示了热情的欢迎,没有冷落任何一个人。 这认识过后大家就熟络了起来,他们九个人,分别来自三个地方。 手里的技术和研究方向也不太一样,不过很显然他们都是被精心挑选过的,都是在研发中药这块儿擅长的人,没有什么像是老陶这种专攻疑难杂症的。 简单的一句话,这些人身上的技能点都是奔着赚外汇加的。 “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秘方研究所,以后我们就是朝夕相处的同事了,生活工作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解决。” “以前你们在原来单位有什么恩恩怨怨的,到这里我希望就停止了,希望大家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方言的声音温和却带着沉稳的力量,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专家,最后落在周寿长身上时,特意多停顿了两秒。 这话他就是说给周寿长听的,暗含着化解“赫连璋事件”芥蒂的意思。 当然了,这里面的人要是真有什么过节,方言也不意外。 同事之间有点摩擦可太正常了。 “咱们先不说客套话,”方言他走到办公桌前,把刚才挑出的三份秘方清单平铺在桌面上,指尖依次点过“乌须黑发丹”“祛痹灵贴膏”“益母调经饮”的标题。 他说道: “各位来之前,肯定也听说了,咱们研究所的核心目标,是把中医秘方做成能走出国门的产品……既得符合国际标准,还得让外国人认可。你们带来的方子,我刚才粗看了一遍,这三个最有潜力,也是咱们接下来要重点攻关的。” 听到方言的话,众人都往前凑了凑。 周寿长玳瑁眼镜滑到鼻尖,他抬手推了推,指着“乌须黑发丹”的方子问:“方主任,这方子我知道,是我们沈阳研究所压箱底的,用的是辽宁本溪的何首乌和吉林的女贞子,就是炮制手法有点复杂,你们这儿有能上手的人吗?” “所以才把您老请过来啊。”方言笑着应道,随即话锋一转,看向众人,“我打算把咱们九位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个方子的研发,但有个要求,组里的人不能全是原方子所在研究所的。” 方言这话一出,直接给现场几个人干愣住了。 这会儿方言可不管他们的反应,直接说道: “比如沈阳的同志,不能只研究‘乌须黑发丹’,得掺到其他组里去;长春和哈尔滨的也一样。这么做不是信不过大家,是想让你们互相取长补短,毕竟每个研究所的炮制手法、药材鉴别经验都不一样,多交流才能把方子打磨得更完善。”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稍后还有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