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章 越南中医院长韦国豪,方大夫到底是什么咖位?(月票加更)-《重生1977大时代》


    第(2/3)页

    “不用这么麻烦,路费的话,我可以给你出了,你只需要下周去塘沽港上船,然后船会一路上把你送到香江的。”

    “手续什么的,这几天你可以找人办好。”

    每隔一周的时间,方言他们的货就要通过陆路海路朝着广州和香江运。

    韦国豪完全可以跟着一起过去,只要手续齐全就行了。

    甚至手续没有也行,在那边的唐老或者霍家能够帮忙搞定。

    只不过就是稍微麻烦点的事儿。

    韦国豪有些惊讶,对着方言问道:

    “你们经常这么送人过去?”

    方言笑着摇摇头说道:

    “当然不是了,只是这条线我能帮你而已,怎么样?答应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去让人安排。”

    韦国豪稍微犹豫了下说道:

    “那……好!我应该怎么感谢你?”

    方言说道:

    “都是同胞,我这就是举手之劳而已,不用说什么感谢话,到时间你到协和找我,我会让人给你送到火车站,然后送你去天津塘沽港。”

    坐在后座的崔静怡院长还不忘了询问道:

    “到香江后,你妻子和孩子你们能联系上吗?”

    韦国豪说道:

    “能联系上,我已经提前在那边存了一笔钱,她们过去后就先在那边找住的地方,然后我会用这笔钱另起炉灶,我相信我一身本事,肯定能养活一家人的。”

    崔静怡说道:

    “计划的挺好啊,看来你早就发现问题了。”

    韦国豪说道:

    “再怎么说,我也是经常能接触到各行业的人员的,从他们的只言片语里面还是能了解到一些消息的。”

    “当时我就知道可能有变化,加上身边的一些有钱的商人也在往外存款,我就想着干脆在香江也存点钱,虽然麻烦点,但是也能防着发生变故。”

    “结果没想到还真是发生了,可惜我还有一部分钱在银行里已经被没收了。”说着他在自己大腿上狠狠的锤了一下,看他后悔的样子应该是不少钱。

    韦国豪话音刚落,崔静怡便叹了口气:“能提前留一手,已经比大多数人强多了。我听说不少侨商到最后一刻还抱着侥幸,结果落得家产被抄、身无分文的下场。”

    方言握着方向盘,目光扫过窗外掠过的街景,想起之前接触过的几位在越南有生意的香江侨商,接话道:

    “确实有不少人提前察觉到了不对劲。年初我接待过一位做纺织生意的侨商,姓吴,他说早在 1976年就觉得苗头不对,先是当局突然提高了我们人商铺的税收,接着又限制华企业的原材料采购,说是‘保障本土产业’,实则就是针对性打压。”

    “吴老板当时没声张,暗地里开始把资金往香江转移。他在那边有个远房侄子,帮他注册了家空壳公司,每次从越南出口布料,都故意压低报价,把差价通过香江的公司走账存起来。同时还悄悄把家里的金银首饰、重要文件分成几份,让家里人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就怕哪天出意外。”

    韦国豪听得连连点头:

    “没错!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1977年下半年,我医院隔壁的粮油店老板,姓陈,他儿子在越南海关做事,偷偷告诉他,上面在统计我们人的资产,尤其是商铺和工厂,说是要‘统一规划’。陈老板当晚就把店里的现金和账本转移到了乡下的亲戚家,第二天还故意低价甩卖粮油,装作生意做不下去的样子,减少当局的关注。”

    “还有我认识的一位做木材生意的侨商,更绝。他知道越南当局对跨境运输管得越来越严,就买通了边境的一个小吏,每次运木材的时候,都在货柜夹层里藏些金条和美金。前后折腾了大半年,把大部分家当都转移到了老挝的分公司,等到 1978年初那边开始大规模驱赶我们人时,他直接带着家人从老挝转道去了泰国,几乎没受什么损失。”

    崔静怡好奇地问:“那这些人都是怎么察觉到风险的?总不能凭空猜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