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韦国豪杵在诊室角落,手里还攥着刚才没喝完的半杯茶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桌上摊开的图纸,耳朵里满是什么……“棘轮装置”“防尘密封圈”“魔术贴固定”这些陌生又专业的词,脑子像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他在越南行医多年,见惯了中医望闻问切、抓药熬汤的场景,就算涉及急救,也无非是针灸止血、草药外敷,可眼前这阵仗,中医大夫和军人围着图纸讨论机械结构,还聊得头头是道,简直颠覆了他对“中医”的所有认知。 指定方言是有点其他东西在里头的! 尤其是听到方言说“帆布破了,战士在前线找块结实布料就能缝个布套换”时,韦国豪忍不住凑近了两步。 他探头看向图纸上折迭担架的细节,手指无意识地摸了摸桌子,心里嘀咕:这设计看着简单,可处处都透着考量在里面了,好多细节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简直就像是方言专门去战场上摸爬滚打,救了好多人才总结出来的。 感觉事情就有些离谱,方言这么年轻能考虑到这么多? 他二十多岁也不可能去战场摸爬滚打好多年啊? 关键是就算是担架的每一个零件,也都掐着前线的需求来的。 正愣神间,方言抬头看了眼正在当吃瓜群众的韦国豪。 这家伙看了这么久,以后他可是要去香江的,方言倒不怕他把这些东西泄露出去,方言的设计稿分成好多张,里面的细节很多,讨论的只是一部分,韦国豪就算是过目不忘,也看不全,但主要还是今天他在一旁旁观,到时候部队这边不让他走,那乐子就大了。 方言对着韦国豪说道: “韦大夫,要不您去那边呆着?” 说着方言指了指不远处的座位。 韦国豪顺着方言指的方向看了眼,瞬间反应过来自己杵在图纸旁太久,怕是碍着人家谈正事了,毕竟这些设计要给部队用,保不齐有保密的讲究。 他连忙收回目光,攥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哎,好,我这就挪开,你们聊,你们聊。” 说着便快步走到角落的座位坐下,还特意把椅子往墙边挪了挪,尽量离图纸远些。 方言他们又继续聊了起来。 终于在中午十二点十几分出头的样子,把所有该聊的都聊明白了。 “那我们现在就走了,这几天我们会尽快的做出样品,到时候会再来找您,到时候还请方主任帮忙修正。”赵哲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笑了笑说: “行!不过已经中午了,留下来吃个午饭吧?” 赵哲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不了方主任,我们得赶回去把细节同步给工厂,争取今天就能调整好生产方案,早一天出样品,前线就多一分保障。吃饭的事不着急,等后续样品出来,咱们再找机会聚。” 说着,他和吴书浪、肖龙一起收拾好图纸和笔记本,又对着方言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肖龙临走前还特意叮嘱:“方主任,要是您突然想起什么补充的细节,随时给我们打电话,24小时都有人接。” 方言点头应下,送三人到诊室门口。看着他们快步离开的背影,才转身回到屋里。 刚坐下,就见韦国豪端着两杯重新泡好的热茶走过来,递了一杯给他:“方主任,这几位同志倒是真急,连口饭都不肯吃。” “部队的事,耽误不起。”方言接过茶杯: “他们多赶半天,说不定就能多赶制出几套急救设备,真到用的时候,这些东西就能多救几个人。” 韦国豪问道: “要打仗了?” 方言说道: “没说要打仗,但是有备无患嘛,你也知道咱们周围不安生。” 韦国豪点了点头。 接着方言也不和他聊这个了,直接招呼他还有安东正义去吃饭。 今天就不回家里了,直接在食堂吃。 出了诊室,隔壁李正吉和萧承志也看完了。 方言招呼他们一块儿。 两人锁好门,就跟着方言一起朝着食堂走去。 “你们医院还有食堂呐?”韦国豪有些惊讶的问道。 周围众人一时间有些莫名其妙,国内什么单位没食堂啊? 这人像是没话找话似的。 “你那个医院没食堂吗?”萧承志问道。 “没有……我们那边吃饭都是自己带。”韦国豪说道。 方言对着他们说道: “饮食习惯不一样。” 韦国豪是私人医院,哪可能搞什么食堂,有那个闲钱还不如搞点其他东西,要是他修了食堂,还真可能就没钱在香江另起炉灶了。 萧承志哦了一声,没再多问,可眼神里还是藏着点好奇,在国内,不管是工厂、学校还是医院,食堂都是标配,哪怕条件差点,至少能让大家吃上热乎饭,自己带饭倒像是几十年前的老黄历了。 几人顺着走廊往食堂走,韦国豪落在后面半步,眼神忍不住往两侧扫。 走廊墙壁刷得干干净净,每隔几步就挂着一块宣传栏,上面贴着医护人员的值班表和健康常识;地面铺着浅色瓷砖,连缝隙里都看不到灰尘,偶尔有护士推着治疗车走过,车轮子滑过地面没半点噪音。 这场景让他想起越南那间医院,竹篱笆围的院子,下雨天漏雨的屋顶,走廊里坑坑洼洼的泥地,一到雨季就满是积水,连下脚的地方都难找。 那时候别说宣传栏,连块像样的门牌都是用木板手写的,风一吹就晃悠悠的。 不过他很庆幸,自己还好没往里面投太多的钱,要不然全被那边的人白捡了。 以前投资的越是少,现在越是庆幸。 不过看到协和这地方的条件,他就越是感觉到差距,他也不是没去过越南好医院看过,那边的条件也比不上这边的。 走到食堂门口,一股混合着米饭香、肉香和蔬菜香的热气扑面而来。 食堂相当大,比他那家私人医院都大。 这里面开大会都行了。 一排排蓝色的餐桌椅摆得笔直,窗口前已经排起了不长的队伍,打饭的师傅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手里的勺子敲得饭盆叮当响。 很多人看到方言都和他打招呼。 “方主任,今天不回家吃饭啊?” 方言点头: “嗯,听说今天食堂吃好的,我专门过来的……” “哈哈……”周围人哄笑。 他们排队的时候,还有人和方言说最近西医期刊的上的事儿。 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期刊里,治疗方案优化剖析的。 聊最新《妇产科》期刊,针对宫颈鳞状细胞异常的核DNA研究,通过对DES暴露后代的分析,试图揭示相关疾病的潜在机制的。 还有聊《美国精神病学杂志》涉及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细化,像对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诊断的重新评估,结合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以往所谓“精神分裂症特异性症状”的准确性,以提升精神疾病诊断的科学性的。 方言都能给他们聊的有来有回的。 里面涉及到的西医顶尖问题的探讨,方言完全可以说的明明白白,给韦国豪听的一愣一愣的。 甚至最后还有个医生聊《新泽西月刊》发表了一篇关于爱因斯坦大脑的重磅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