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言看了下,还好自己上辈子喜欢做吃的,要不然还真是认不全,这里有: 水晶肴肉,上海酱鸭,四喜烤麸,葱油海蜇,红烧肉,油爆虾,清蒸鲥鱼,腌笃鲜,青椒肉丝,竹笋鸽蛋汤,鸡火鳖汤,鲜肉月饼,酒酿丸子,还有五月初夏上海本地的草莓,樱桃,枇杷这些水果,都用搪瓷盘盛装配以牙签。 与同时期北方宴席多用面食不同,上海宴席更重水产与甜鲜。 服务员身着蓝布衫,佩戴白色围裙,等到方言他们落座后,就开始上酒了。 茅台作为国宴用酒,被拿上了接待席。 在场的每个人用小瓷杯分斟。 方言也被倒上了一杯。 只有廖主任谨记方言的叮嘱,当即就说喝不了。 老陈同志也不勉强,倒是和其他人喝的起劲。 吃完饭后,老同志们被组织去外边逛,廖主任则是叫上周秘书,一起去见老朋友去了。 方言这下算是自由了,从这会儿到晚上六点,都是他的自由活动时间。 于是他拿上自己给二姐的东西,从锦江饭店出来,就准备找地方再买点东西,然后去复旦大学找二姐。 二姐在复旦的邯郸校区,位于YP区邯郸路220号。 从锦江饭店到这里大概直线距离有九公里左右。 方言刚要出门的时候,结果又被人叫住了,原来是专门给他们配了司机和车,出门可以直接坐车过去。 也就是之前在机场接他们的红旗轿车。 这倒好,省了方言不少事儿。 方言告诉司机同志,自己要先去买点礼物,然后再去复旦大学。 司机同志应了下来,当即就带着方言去了上海这边南京东路,也就是上海的“中华商业第一街。” 司机对着方言介绍: “领导,这南京东路是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聚集了众多历史悠久的国营商店,是公认以品类齐全、服务规范著称,是上海人购物的首选之地。” 方言恍然,上辈子来过这里,这时候居然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在这里方言买了泰康食品的点心,大白兔奶糖,还有腌制品什么的一大堆。 买好之后,方言就让司机同志往复旦而去。 车子拐上西藏中路,外滩的哥特式建筑群在远处露出尖顶。 街角的小人书摊前围了几个穿绿军装的青年,摊主正踮脚整理竹架上的《铁道游击队》画册。 忽然,“当当”的电车铃声从身后传来,方言转头望去,一辆绿色的有轨电车正缓缓驶过。 方言确定之前在机场的时候,就是听到的这个声音。 过了苏州河,建筑风格渐渐朴素起来。 杨树浦路的纺织厂烟囱冒出淡灰色的烟,路边的国营理发店门口,褪色的旋转灯箱还在慢悠悠地转着,玻璃上贴着“男士平头 0.2元,女士剪发 0.35元”的红纸价目表。 价格比首都贵一点。 首都是一毛五,和二毛五。 车子驶入YP区,邯郸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渐次茂密,阳光透过枝叶在路面织出斑驳的光影,方言发现这里的环境还真是不错,一股子别样的情调,透着精致。 复旦大学的校门是由两根红砖柱支撑。 上方“复旦大学”的匾额,方言记得是子任先生的题字,鎏金大字在绿树掩映下庄严肃穆。 在门口停下车,司机下车给方言开门。 传达室的人看到车后赶紧小跑着过来,看着方言有些年轻的面容,不太确定的开口问道: “领导同志,您有事儿?” 方言听到这称呼,微微一怔,他发现这车还真是方便。 直接就对外表明自己的身份了。 方言于是笑着对传达室的同志说道: “您好,我找人,大一国际政治系的方宁。” 说完递上了自己华夏中医研究院的证件。 对方看了一眼,研究所主任,一时间有些惊讶,不过还是赶紧点头。 “您稍等,我马上去通知。”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75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第(3/3)页